2. 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
2. Wuhan Institute of Occupying Medicine
武汉市是湖北省的省会,辖三镇13个区,人口约为831万人(2005年末),是华中地区最大的都市。因地处长江中游,每年夏季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增温,云量稀少,辐射强烈,时有南洋风,会出现几段持续性的晴热天气,人们会感到酷热难受,故素有“火炉”之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1-4]和热岛效应加强[5],武汉市暑热不但日益加强,而且呈现出新的特征,如夜间温度显著上升,自1990年代以来,日最低气温≥30℃的情况频繁出现;高温出现早,结束迟,炎热时间持续时间长,自1994年以来有3年在9月出现高温热浪;2003年8月1日出现了1951年以来的最高气温(39.6℃);2006年则出现了1951年以来多个平均气温最高值记录,包括夏季、5—9月及年平均气温,武汉市居民度过了56年来最暖年和最热夏1)。
1)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2006年湖北省气候影响评价,2007年1月
所谓高温热浪过程,是指日最高气温连续3~5天在某一临界温度以上(中纬度为35~37℃)并造成中暑发生的一段炎热期(hot spell)[6]。按照该标准,武汉市每年夏半年都会有几段高温热浪过程。如2006年夏季,武汉市共出现5次高温热浪过程:6月17—22日、6月26日至7月4日、7月12—22日、8月13—15日,8月27日至9月4日,据不完全统计,共造成158人中暑,4人死亡。
根据IPCC的4次评估报告[2-3],在未来很长时间,气温将继续升高,高温威胁将更严峻,定量评估这种极端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建立定量高温中暑评估或预报模型,对今后科学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十分必要。早在1999年,有人根据武汉市1994—1998年逐日中暑人数和同期气象资料建立了中暑指数及等级[7],在2000年又根据1994—2000年逐日中暑死亡人数和同期气象资料建立了暑热危险度及等级[8],并通过媒体发布高温中暑气象预报,对预防高温中暑危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尽管空调使用更广泛,但随着城市规模的膨胀,人口的老龄化,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夏季气温的升高和职业病上报制度的完善,武汉市近几年居民中暑人数显著增加。1994—2002年每年中暑人数在86人以下,1997年只有3人,而2003—2007年中暑人数在113人以上,2003年达561人。利用最新中暑个例资料,在更多气象因子范围内寻找关键因子,研制新一代高温中暑评估模型,重新划分中暑指数等级,并增加了中暑发生天数的推算,使成果的适用性更强。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2003—2007年逐日中暑人数(Y)来源于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同期气象资料来源于湖北省气象档案馆,气象因子主要参考文献[5-7],其中当天因子11个,前期因子22个:
x1:当日最高气温,x2~x5:当日及前1~4天的平均最高气温(℃)
x6:当日最低气温,x7~x10:当日及前1~4天的平均最低气温(℃)
x11:当日平均气温,x12~x15:当日及前1~4天的平均气温(℃)
x16:当日平均相对湿度,x17~x20:当日及前1~4天的平均相对湿度(%)
x21~x26:当日前若干天日最高气温持续≥32、33、34、35、36、37℃的累积温度。
x27:当日平均风速(m/s)
x28:当日降水量(mm)
x29:当日最小相对湿度(%)
x30:当日平均气压(hPa)
x31:当日日照时数(hr.)
x32:当日总云量(成)
x33:当日低云量(成)
将2003—2005年每年高温热浪期集中发生的时段合并,即2003年7月1日到8月30日、2004年6月28日到8月15日、2005年6月12日到8月16日共176天,以逐日中暑人数y为因变量,对应气象因子xi(i=1, 2, ……, 33)为自变量,构成完整的时间序列。
1.2 方法计算y和xi之间的单相关系数,筛选出相关系数高,生理意义明确、便于运用的气象因子,通过逐步回归建立中暑人数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模型,制订中暑指数等级标准,计算出2003—2005年各级总天数(di,days)),再结合各级实际发生中暑总天数和总人数资料,计算出各级中暑天数发生几率(mi,无量刚或%)、各级平均每天中暑人数(ni,人/天)。
另外设计了逐年中暑发生天数(D)的推算公式:
$ D = \sum\limits_{i = 1}^5 {\left( {{m_i} \times {d_i}} \right)} $ | (1) |
对任一年,即使没有中暑资料,也可利用式(1)推算该年高温中暑天数(D),利用回归模型推算该年中暑总人数(P)以及各级总天数(di)。
2 结果分析 2.1 相关分析表 1为3年176天逐日中暑人数与气象因子的单相关系数,由表可知:
(1) 日中暑人数与各项气温、气压、日照时数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低云量显著负相关,与当日风速、降水量、总云量等因子未见相关。
(2) 中暑人数与考虑气象因子前期累积效应后相关系数有所增大。
(3) 日中暑人数与日最高气温≥32℃~37℃累积温度的相关系数有随气温增高逐渐增大趋势,但与≥36℃累积温度的相关系数最大,也是所有因子中最大的,比1990年代的临界温度上升1℃,最大相关系数也从0.62提高到0.72[6]。
以上结果说明:高压控制、云量稀少、日照强烈、持续高温是中暑发生的致关重要的环境条件,而云量增多、湿度增大导致闷热,且湿度达到极端时往往意味着转折,即发生降雨,高温暑热会得到缓解,则往往少见中暑事件发生。
2.2 改进的高温中暑气象预报(评估)模型的建立通过逐步回归共得到3个优化模型:模型1:Y=8.873+2.73X25-0.105X32
$ \left( {R = 0.749, F = 111.118} \right) $ | (2) |
模型2:Y=-19.754+2.68X25+0.71X11
$ \left( {R = 0.734, F = 101.901} \right) $ | (3) |
模型3:Y=1.189+2.88X25
$ \left( {R = 0.720, F = 188.264} \right) $ | (4) |
可见,当日前若干天日最高气温持续≥36℃的累积温度(X25)对中暑发生致关重要;湿度仍然未能进入模型;3个模型的效果都很好。考虑到日均总云量的定量预报还不成熟和方程的稳定性,推荐使用模型2。本次进入模型的累积温度临界值为36℃,比1990年代模型提高了1℃。
2.3 改进的中暑指数等级标准的制订为了便于开展预报服务和综合评估,需要制订一套高温中暑等级标准。以武汉市一日内发生中暑人数≤1作为最低级(1级),一日内中暑人数≥7作为最高级(5级),其间进行等间隔等级划分,如表 2所示。
它与原标准[6]的差别主要在各级临界值均有所提高,名称也有改变,并增加了预警色标。
2.4 等级标准效果检验应用模式2及表 2的高温中暑指数等级标准,对武汉市2003—2005年每年6月1日至8月31进行逐日中暑指数及等级进行了回代计算,结合实际中暑天数和中暑人数,可确定式(1)、(2)待定系数mi、ni(见表 3),检验等级划分是否合理。结果表明:中暑天数发生几率(mi)和平均每天中暑人数(ni)各级之间差别明显,从1级到2级,均约增加1倍;但从2级到3级,增加1.5到4倍;从3级到4级,增加2到3倍;从4级到5级,mi增加0.5倍,ni则增加了5倍。84.4%的中暑天数和96.0%的中暑人数发生在4级以上,而4级天数只占总天数的46.0%,表明从3级到4级(或5级),气象条件对人体的危害发生了质的变化。
同样,对2006—2007年两年6月1日至8月31日的逐日中暑指数及等级进行了计算,进一步检验等级划分的适用性(见表 4)。结果表明,各级别间有关评判指标差别明显,如从3级到4级,平均每天中暑人数增加了2.3倍,从4级到5级,平均每天中暑人数增加了2.4倍。大部分中暑事件发生在4级以上,62天有中暑发生,占全部中暑天数的76.5%,中暑人数242,占全部中暑人数的90.3%;中暑等级众数为4级,明显向高等级偏移,说明这个夏天很酷热。
以上分析充分说明表 2的等级划分合理、可操作性强。
2.5 推算效果评估对每年6月1日至8月31日,根据式(1)推算出中暑总天数(D),根据模式2推算出中暑总人数(P),并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可见,逐年中暑天数、中暑人数的推算效果较好,如推算的中暑天数与实际中暑天数最多只差7天,2007年完全一致;推算的中暑人数与实际中暑人数,前2年误差极小,仅差1~2人,但后3年有所高估,主要是因为2003年的严重高温后,政府采取了大量有力措施,抗御高温危害,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
2003年8月1日出现了1951年以来的极端最高气温39.6℃,日中暑人数达到131人,次日最高气温38.9℃,日中暑人数达到112人,前后几天中暑人数均在20~67人之间。而2006年高温开始得早,结束晚,危害时间长,期间有5次高温热浪过程,推算的中暑人数也是2006年多,但极端高温程度比2003年轻。
3 讨论武汉市抗御高温危害的经验是十分宝贵的,如在高温期间,政府出资设置大量临时降温场所,安装空调,免费提供给老人、民工、流动人员;实施江湖连通,打通冷气流通道,降低城区温度;实施“冬暖夏凉”工程提速,通过集中供应凉水,建筑节能,已惠及几十万人;人们的防范意识加强。但有效的人工干预将使预测或评估难度加大,今后应考虑这些因子的影响,或建立动态模型,保证最新资料进入模型,提高预测或评估精度。
[1] |
Houghton J T, Ding Yi-Hui. Climate Change 2001:The Scientific Basis[M]. Cambridge Univ.Press, Cambridge, 2001.
|
[2] |
秦大河, 陈振林, 罗勇, 等. 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认知[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3(2): 63-73. |
[3] |
IPCC.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of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Ⅰ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
[4] |
任国玉. 地表气温变化研究的现状和问题[J]. 气象, 2003, 29(8): 3-6.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03.08.001 |
[5] |
Chen Zheng-Hong, Wang Hai-Jun, Ren Guo-Yu. Urban Heat Island Intensityin Wuhan, China[J]. Newsletter of IAUC(Internatiaonal Association of Urban Climate), 2006, 17: 7-8. |
[6] |
谈建国, 黄家鑫. 热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研究方法[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4, 9(4): 680-68. |
[7] |
杨宏青, 陈正洪, 刘建安, 等. 武汉市中暑发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及统计预报模型的建立[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0, 2(3): 51-52. |
[8] |
陈正洪, 王祖承, 杨宏青. 城市暑热危险度统计预报模型[J]. 气象科技, 2002, 30(2): 98-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