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1.4 ℃,比常年同期(20.3 ℃)偏高1.1 ℃, 为1961年以来第三高。其中,上海、浙江、青海平均温度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江苏、福建、云南、西藏为次高。8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08.1 mm,比常年同期(102.6 mm)偏多5.5 mm。其中辽宁东部和南部、吉林东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北部等地较常年同期偏多1倍以上。月内,北方及西部地区降水频繁、次生灾害重;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华北、西北东部气象干旱缓解,内蒙古东部、甘肃中部、云南中部等地气象干旱持续或发展;月内有5个热带风暴生成,其中“南川”登陆福建惠安;山东、吉林、湖北、江西、湖南等地发生风雹灾害[1]。
1 天气概况 1.1 降水8月降水量,东北、华北、黄淮、西南地区东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华南南部有100~200 mm, 其中东北中南部、华北南部有200~300 mm,局部达400 mm左右。西北大部月降水量不足50 mm(图 1a)。8月降水量与常年同期相比(图 1b),东北中南部、华北中南部、黄淮北部及陕西大部、湖北西北部、四川东北部、青海西南部、新疆西南部、西藏西部、海南大部等地偏多3成至1倍,其中东北南部、华北南部等地偏多1倍以上;江南西南部和东北部、华南大部及内蒙古大部、甘肃中西部、新疆大部等地偏少3~8成,其中甘肃西部和内蒙古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偏少8成以上;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接近常年同期。
2010年8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1 ℃, 为1961年以来第三高。与常年同期相比,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或接近常年,其中西北中西部、江淮大部、江南大部、华南东部及黑龙江东部、吉林东北部、内蒙古东部局地、四川西部、贵州东部、云南北部、西藏大部等地偏高1~2 ℃,江苏南部、浙江北部、青海中西部、西藏中北部、新疆西南部等地偏高2~4 ℃(图 2)。月内,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北部及四川东部、重庆、贵州东部、新疆南部等地高温日数有8~16 d,其中湖南南部、江西大部、福建西部、浙江大部、安徽东南部、新疆南部等地高温日数超过16 d。与常年同期相比,江淮、江汉中东部、江南、华南北部及贵州东部高温日数偏多5~11 d,部分地区偏多11 d以上[1]。
8月,500 h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上,极涡呈单极型分布,中心略偏向东半球,强度接近常年。高纬度环流呈4波型分布(图 3)。距平场上,北冰洋西部至北大西洋北部、欧洲中东部、东北太平洋中部、孟加拉湾北部、亚洲东北部沿海地区为高于40 gpm的正高度距平控制,其中北大西洋北部上空距平中心值超过120 gpm;欧洲西北部、新地岛附近为低于-40 gpm负距平所控制(图 3)。
自2009年6月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维持强度偏强, 西伸脊点偏西的特点。8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指数达到46,大于常年同期1倍以上;强度指数达到125,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强(常年同期副高强度指数39);位置异常偏西,西脊点达到90°E[2-4]。
2.2 环流演变与我国天气8月上旬,欧亚中高纬地区呈一脊一槽的阻塞结构,阻塞高压位于黑海以北,高压脊向北一直伸展到新地岛附近,60°E以东为宽广的低压槽区,中纬度环流较为平直,这种形势有利于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国(图 4a)。月初,一股冷空气从极涡分裂出来并逐步南下,位于巴尔喀什湖附近的横槽逐渐转竖,中纬度环流逐渐转为经向型,副高先东退后西伸南压并与大陆高压合并。受其影响,我国西北地区、华北、东北地区先后出现了一次降雨过程。4日起,另一股冷空气从极涡分裂出来,随着高空槽的东移,贝加尔湖以东有低涡生成,不断引导冷空气南下,造成冷暖空气交绥于西北、华北、东北一带,为这些地区带来了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受暖高压控制,黄淮南部、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四川盆地东南部、重庆大部、贵州东部及台湾北部等地有35~37 ℃的高温天气,江南局部地区最高气温达到38~40 ℃。6—7日,受东风波影响,浙江、福建经历了一次降雨过程,黄淮南部、江淮、江汉、江南、华南等地的高温天气有所缓和。8日,热带风暴电母在台湾以东洋面生成后北移。受到冷空气与“电母”的共同影响,副高减弱东退至130°E附近。随着“电母”的北上减弱,副高再次西伸至100°E附近,黄淮西部地区、江汉、江淮、江南、华南等地再次迎来了高温天气。
中旬,欧亚中高纬地区环流形势发生调整,受极涡东移南下的影响,位于黑海以北的阻塞高压减弱,新地岛北部被槽区占据,贝加尔湖以东的低涡缓慢向东北方向移动,贝加尔湖以东的高纬度地区高压脊发展(图 4b)。中旬前期,新一股冷空气南下,并在蒙古上空形成较为深厚的低涡,受低涡与副高的共同影响,我国西北、东北、华北、西南地区、黄淮、江淮、江南地区先后经历了一次明显的降雨过程,旬前期一直影响黄淮南部、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四川盆地东南部、重庆大部、贵州东部及台湾北部等地的高温天气得以缓解。16日,又一股冷空气开始影响我国,受其与副高的共同影响,我国西北、华北、西南地区、东北再次出现了一次明显的降雨过程。17日开始,随着影响我国南方的冷空气势力的减弱,副高再次加强西伸,重庆、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北部等地再次迎来高温天气。
8月下旬,欧亚中高纬地区呈一槽一脊的环流形势,极涡移至新地岛附近,90°E以西为宽广的低槽区占据,位于黑海以北的阻塞高压减弱消失,90°E以东高纬度地区为脊区,贝加尔湖以东至115°E附近有长波槽存在(图 4c)。19日开始,一个短波槽东移影响我国,其在东移的过程中经向度加大,并在东北地区形成东北冷涡,受西风槽东移与副高的共同作用,我国西北地区、西南、黄淮、华北、东北地区先后出现了一次明显的降雨过程。受东风波影响,江西、湖南等地出现了明显的短时强降水,高温天气得以缓解。新地岛附近的极涡继续东移南下,与其相伴的长波槽东移的过程中经向度加大。东西两槽之间是一经向度较大的脊区。随着东槽东移入海,其槽底在华北地区上空切断一个低压,并加深发展,受其影响,副高东撤减弱,四川南部、黄淮东部和南部、江淮、江南中西部等地自西向东出现了一次降雨过程,南方大部地区的高温趋于结束。旬末,华北地区切断低压减弱为高空槽,并向东北方向移动,同时西槽逐渐东移北缩,两者最终合并形成一个新的东北冷涡,给我国东北地区又带来一次降水过程。
3 主要降水过程 3.1 概况月内共有14次降水过程(见表 1),下面重点分析8月12—17日降水过程。
8月12—17日,受高空槽和副热带高压的共同影响,松嫩平原大部、三江平原西部、山东半岛、鲁中、鲁南、豫北、豫南、陕西中部和南部、四川盆地西部、重庆东北部、贵州西部和东北部、广西西北部、湖南西部和北部、湖北东部、江淮之间、上海均出现了50 mm以上的过程降雨量,其中三江平原西部、山东半岛中部、鲁南、豫北、山西中部、四川盆地西部、重庆东北部、湖南北部、湖北东部、江淮地区局部出现了100 mm以上的过程雨量。第一阶段从8月12—14日,主雨带位于四川盆地—黄淮之间—东北三省一线;15日以后为第二阶段,主雨带南压至江淮—江汉平原—西南地区东部一线。
关于此次过程的环流背景在2.2节中已有阐述。第一阶段,大降水区主要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豫北以及鲁中南及山东半岛地区。8月12日晚间,降水首先从关中开始,从形势场来看(图 5a),500 hPa关中区域处于槽前,700 hPa有切变线存在,850 hPa有低涡存在,低空急流尚未建立,有利于降水的发生,但由于水汽条件的限制,不利于暴雨的发生。随着高空槽的东移南压,低涡东移,低空急流逐渐形成并加强,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二阶段,大降水区主要位于重庆东北部、湖南北部、湖北东部、江淮地区等地。15—17日,高空槽继续东移南压,850 hPa低空急流南压至长江中下游一带,在重庆东北部有低涡存在(图 5b),冷空气东移南压带来良好的动力条件, 同时低空急流带来充沛的水汽,热力条件及动力条件都有利于这一带强降水的发生。
4 热带气旋活动概况8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共有5个热带风暴生成,生成个数与2009年8月持平[5],但较常年同期(5.8个)偏少;其中1个登陆,登陆个数较常年同期(1.7个)偏少。
4.1 登陆热带系统今年第6号热带风暴狮子山于8月29日02时在南海北部生成,生成后稳定少动。于30日15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31日03时在南海北部海面减弱为热带风暴;9月1日14时在南海东北部海面上再次加强为强热带风暴;2日01时减弱为热带风暴;2日6时50分前后在福建省漳浦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9级(23 m·s-1),中心最低气压为990 hPa。中央气象台3日08时对其停止编号。
今年第8号热带风暴南川于30日17时在东海南部生成,向西偏南方向移动,逐渐向福建连江到泉州一带沿海靠近,于8月31日23时50分在福建省惠安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 m·s-1),中心最低气压为995 hPa(图 6)。受“狮子山”和“南川“的共同影响,南海北部海面、台湾海峡、东海南部海面、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及广东东部沿海、福建沿海、浙江沿海、台湾沿海出现了6~8级大风,其中南海北部部分海域风力有9~11级,阵风达到11~12级;江苏东南部、上海、浙江中东部、福建东部沿海、广东东部沿海、台湾等地出现了大雨或暴雨,其中浙江东部的局部地区出现了大暴雨。山东东南部沿海、江苏北部、安徽、福建南部、江西、广东、湖南东部、湖北东部出现了大到暴雨,其中江苏北部、安徽、广东中东部、福建南部局部、江西局部、湖南东部局部出现了大暴雨。
第4号热带风暴电母于8日晚在台湾以东洋面上生成,9日下午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电母”以25 km·h-1左右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10日下午以后“电母”转向北偏东方向移动,并逐渐向韩国南部沿海靠近。“电母”于11日早晨5时在韩国南部近海海面减弱为热带风暴,06时20分前后在韩国南部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9级(23 m·s-1),中心最低气压为990 hPa。登陆后以30 km·h-1左右的速度向东偏北方向移去,中央气象台12日02时对其停止编号。受其影响,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台湾以东洋面、东海、黄海以及浙江中北部沿海、长江口区、江苏南部沿海相继出现了7~9级大风。
第5号热带风暴蒲公英于23日上午在南海中部海面生成,并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23日下午加强为强热带风暴,24日19时前后在越南北部义安省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1级(30 m·s-1),中心最低气压为980 hPa。登陆后“蒲公英”的强度迅速减弱,25日早晨在越南北部减弱为热带低压,25日05时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受其影响,南海中部和西部海面、琼州海峡、北部湾海面及海南沿海、广东中西部沿海相继出现了7~9级大风;广东中西部沿海、广东西南部、雷州半岛出现了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海南东部、中部以及南部、云南南部和西部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第7号热带风暴圆规于29日晚上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30日09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向西偏北转西北方向移动,30日17时加强为台风。31日晚上进入东海东南部海面,逐渐向浙江北部到江苏南部一带沿海靠近,以后转向偏北方向,逐渐向朝鲜西部海域靠近。“圆规”于9月1日13时在东海北部海面上加强为强台风,并以每小时30 km左右的速度向偏北转东北方向移动,1日19时在黄海南部海面减弱为台风,2日05时30分前后其中心在朝鲜与韩国交界附近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3 m·s-1),中心最低气压为975 hPa。2日09时在朝鲜与韩国交界地区减弱为强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0级(25 m·s-1),中心最低气压为985 hPa。2日10时由朝鲜半岛移入日本海,并减弱为热带风暴,17时“圆规”在日本海变性为温带气旋,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受其影响,山东半岛、江苏东南部、上海、辽宁东南部等地出现了大雨或暴雨,局部地区出现了大暴雨。东海大部、黄海中南部及浙江沿海、杭州湾、长江口区、上海、江苏南部沿海等地出现了6~8级大风,东海和黄海南部部分海域出现了11~13级、阵风14~15级的大风。
国家气候中心, 2010年8月气候影响评价.
|
蒋星, 李勇, 2010. 2010年5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J]. 气象, 36(8): 111-115.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10.08.016 |
孔期, 2010. 2010年6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J]. 气象, 36(9): 120-125.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10.09.020 |
王文东, 2010. 2010年7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J]. 气象, 36(10): 122-127.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10.10.021 |
赵伟, 刘涛, 2009. 全国大部气温偏高"莫拉克"肆虐东部沿海[J]. 气象, 35(11): 150-155.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09.1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