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特点是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1],如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30年未遇的秋冬连旱袭击我国北方冬麦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国内外不少专家和学者致力于干旱指标、干旱监测诊断及预警技术的研究[2-7],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干旱监测与评估业务奠定了基础。安徽省为农业大省,地处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型气候,天气复杂多变,灾害频繁,干旱是最常见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每年都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2009年全省因干旱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5亿元,因此对干旱指标在安徽省的应用情况做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国家气候中心于2006年制定发布了《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8],给出了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指数)的计算公式及各干旱等级的阈值,2010年8月,就CI指数在气象干旱实时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国家气候中心提出了降水量按线性递减权重方法计算CI指数的气象干旱监测指标改进方案,给出了改进的CI指数。本文主要研究OldCI及NCC2CI两种干旱监测指标在安徽省的应用情况。
1 资料与方法《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GB/T 20481-2006)[8]中给定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它是利用近30天(相当月尺度)和近90天(相当季尺度)降水量标准化降水指数,以及近30天相对湿润指数进行综合而得,该指数既反映短时间尺度(月)和长时间尺度(季)降水量气候异常情况,又反映短时间尺度(影响农作物)水分亏欠情况,CI的计算见下式:
$ CI = {\rm{a}}{Z_{30}} + b{Z_{90}} + c{M_{30}} $ |
式中:Z30、Z90分别为近30和近90天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值;M30为近30天相对湿润度指数,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及相对湿润度指数(MI)详细计算公式见《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8]。为了克服CI指数在气象干旱实时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国家气候中心提出了降水量按线性递减权重方法计算CI指数,即在计算过去30和90天SPI及30天MI时,总降水量的计算不是过去30天或90天逐日降水量等权重的累加,而是采用线性递减的方法给逐日降水量赋予不同的权重,越靠近目前的降水量对当前干旱缓和作用越大,赋予的权重也越大,而随着时间的往前推移,过去的降水对当前的干旱缓和作用逐渐减小,即改进的CI指数NCC2CI。本研究是针对国家标准中给定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OldCI)及改进的CI指数(NCC2CI)在安徽省干旱监测业务中作对比分析(表 1),比较两种指标的优劣及异同点。气象资料为安徽省77个气象台站1961—2009年共49年的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土壤墒情资料为安徽省所有测墒站建站至2009年的墒情资料。
各站历年干旱日数及各月干旱日数是通过计算其干旱过程而得到的,干旱过程是指:当干旱指标连续10天为轻旱以上等级,则确定为发生一次干旱过程,干旱过程的开始日为第1天干旱指标达轻旱以上等级的日期,在干旱发生期,当干旱指标连续10天为无旱等级时干旱解除,同时干旱过程结束,结束日期为最后1次干旱指标达无旱等级的日期。
2 对比分析 2.1 统计特征比较在安徽省四片中(淮北、江淮之间、沿江、江南)各选一个代表站,统计OldCI与NCC2CI频率分布(图 1),由图可见,四个代表站的OldCI与NCC2CI频率分布非常一致,即改进后的CI指标的频率分布与OldCI保持了很好的一致性,总体上没有改变干旱的频率分布特征。
图 2为安徽省77个气象台站1961—2009年共49年的OldCI与NCC2CI历年总干旱日数演变图,由图可见,OldCI与NCC2CI的历年总干旱日数也保持了很好的一致性,干旱日数较多的年份分别是1966、1968、1976、1978、1988、1994、1997、2001和2004年等,查阅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安徽卷)[9]可知,这与安徽省历史典型大旱年记录非常吻合,表明OldCI与NCC2CI均能很好地诊断出安徽省历史典型大旱年。此外,由NCC2CI与OldCI的差值可知,基本上所有的值均为正,表明NCC2CI计算出的干旱日数总体上比OldCI计算出的干旱日数要多。
图 3为安徽省77个气象台站1961—2009年共49年的OldCI与NCC2CI历年各月平均干旱日数演变图,由图可见,OldCI与NCC2CI的历年各月平均干旱日数也保持了很好的一致性,均表明安徽省秋旱最多,夏旱次之,冬春旱相对较少,这与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安徽卷)[9]关于安徽省各个季节的干旱描述是一致的,表明OldCI与NCC2CI对各个季节的干旱诊断与实际是非常吻合的。此外由图 3也可以看出,NCC2CI计算出的干旱日数总体上比OldCI计算出的干旱日数要多。
根据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安徽卷)[9]选取安徽省1961年以来的典型干旱年的典型干旱过程,共挑出8个典型干旱过程并选取典型代表站(表 2),典型代表站的选取考虑了地域分布,沿淮淮北、江淮之间及沿江江南均有代表站。
由安徽省的8个典型干旱过程(图 4)不难看出:(1) 对于干旱指标对降水的反应敏感性来说,NCC2CI反应更为敏感,当出现明显降水后,NCC2CI曲线陡峭,反应敏感,而OldCI曲线相对平缓,反应相对迟钝。(2) 在无明显降水的情况下,OldCI常常会出现一些波动,甚至会出现干旱减轻的不合理现象(如蒙城县1988年11月20日至12月10日、寿县1994年10月25日至11月10日、萧县1997年10月20日至11月5日等均无降水出现,但干旱有所缓和),而NCC2CI基本都表现出干旱逐渐发展的特点。(3) 在干旱演变过程中,OldCI由于大的降水过程移出30天或90天的监测时段时,常出现干旱突然发生或发展的剧烈变化,这与干旱的发生机制是不相吻合的,而改进后的NCC2CI演变相对平缓,基本反映出干旱逐渐发生发展的过程。总体来说,对于典型干旱过程的监测,NCC2CI比OldCI更能反映干旱发生发展的机制。
根据气象干旱的发生发展机制,认为气象干旱的解除是可以跳跃性的,但发展应当是渐进性的,即气象干旱可以快速解除,但发生发展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当出现轻度以上干旱(即当天CI指数 < -0.6),且相邻两天干旱等级增加1级以上(即当天与前一天的CI指数之差≤-0.6),则认为是一次不合理的跳跃。在安徽省沿淮淮北、江淮之间、沿江及江南各选2个代表站(共8个站),计算1961—2009年逐日的OldCI及NCC2CI值,并统计各站历年总的不合理跳跃次数(表 3)。
由表 3可知,OldCI不合理跳跃次数为27~48次之间,而NCC2CI不合理跳跃次数很少,最多为安庆市,仅出现2次,其他地区几乎没有出现,因此,OldCI与NCC2CI比较来说,NCC2CI的不合理跳跃次数有了明显改善。究其原因,不难看出主要是因为降水的等权重与不等权重考虑的原因,由于OldCI指数中降水量是等权重考虑的,当大的降水过程移出30天的监测时段,导致SPI30和MI30的不合理跃变,而对于降水量的线性递减不等权重方案,越靠近目前的降水量对当前干旱缓和作用越大,赋予的权重也越大,随着时间的往前推移,过去的降水对当前的干旱缓和作用逐渐减小,即降水对当前干旱的缓和效应逐渐衰减,因而计算得到的SPI30不合理跳跃次数大大减少,同时采用降水量和蒸散量不等权重计算方案得到的MI30不合理跳跃次数也大为减少,因此NCC2CI的不合理跳跃次数明显减少。对于实际干旱监测业务来说,NCC2CI明显要优于OldCI。
2.4 与土壤墒情比较为比较OldCI、NCC2CI与土壤墒情的对应关系,在安徽省北部(亳州)、中部(寿县)、南部(休宁)各选一个代表站的典型干旱过程与土壤墒情作相关分析(图 5),总体来说,OldCI、NCC2CI与土壤墒情的相关性都较好,均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 NCC2CI与OldCI相比,NCC2CI与土壤墒情的相关性略好于OldCI与土壤墒情的相关性。
图 6和图 7为安徽省两个典型干旱过程的干旱最严重时刻的空间分布图,由图可见,无论是干旱的范围,还是干旱的程度,OldCI与NCC2CI在空间分布上高度一致,且都与降水量对应得较好,表明改进的CI指数NCC2CI保持了OldCI在干旱的空间分布上的诊断能力。
(1) 改进的CI指数NCC2CI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的CI指数OldCI所反映的干旱的频率分布、历年干旱日数分布、不同月份(季节)干旱分布、与土壤墒情的相关性以及干旱的空间分布等特征。
(2) 对于指标对降水的反应敏感性来说,NCC2CI反应更为敏感,当出现明显降水后,NCC2CI曲线陡峭,反应敏感,而OldCI曲线相对平缓,反应相对迟钝。在无明显降水的情况下,OldCI常常会出现一些波动,甚至会出现干旱减轻的不合理现象,而NCC2CI基本都表现出干旱逐渐发展的特点。
(3) 在干旱演变过程中,OldCI由于大的降水过程移出30天或90天的监测时段时,常出现干旱突然发生或发展的剧烈变化,这与干旱的发生机制是不相吻合的,而改进后的NCC2CI演变相对平缓,基本反映出干旱逐渐发生发展的过程。
(4) 对于不合理跳跃点来说,NCC2CI认为越靠近目前的降水量对当前干旱缓和作用越大,赋予的权重也越大,随着时间的往前推移,过去的降水对当前的干旱缓和作用逐渐减小,即降水对当前干旱的缓和效应逐渐衰减,因此NCC2CI较OldCI的不合理跳跃次数明显减少。
(5) 较OldCI指数来说,NCC2CI指数有了诸多改进,究其原因,是由于NCC2CI指数采用线性递减的方法给逐日降水量赋予不同的权重,越靠近目前的降水量对当前干旱缓和作用越大,赋予的权重也越大,而随着时间的往前推移,过去的降水对当前的干旱缓和作用逐渐减小,即降水对当前干旱的缓和效应逐渐衰减,这显然更加符合干旱的形成机制。然而NCC2CI指数与农业干旱(土壤墒情)有时存在监测结果不一致的情况,特别是在冬季,因此气象干旱指数与土壤墒情内在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不断优化气象干旱监测指标因子构成及权重系数,使气象干旱监测结果与土壤墒情保持一致。
[1] |
叶笃正, 黄荣辉. 长江黄河流域旱涝规律和成因研究[M].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387.
|
[2] |
吴洪宝. 我国东南部夏季干旱指数研究[J]. 应用气象学报, 2000, 11(2): 137-144. DOI:10.3969/j.issn.1001-7313.2000.01.003 |
[3] |
邹旭恺, 张强, 王有民, 等. 干旱指标研究进展及中美两国国家级干旱监测[J]. 气象, 2005, 31(7): 6-9. DOI:10.3321/j.issn:0577-6619.2005.06.013 |
[4] |
张强, 鞠笑生, 李淑华. 三种干旱指标的比较和新指标的确定[J]. 气象科技, 1998, 2: 48-52. DOI:10.3969/j.issn.1671-6345.1998.01.006 |
[5] |
樊高峰, 苗长明, 毛裕定. 干旱指标及其在浙江省干旱监测分析中的应用[J]. 气象, 2006, 32(2): 70-74. DOI:10.3321/j.issn:0577-6619.2006.04.008 |
[6] |
庞万才, 周晋隆, 王桂芝. 关于干旱监测评估指标的一种新探讨[J]. 气象, 2005, 31(10): 32-34. DOI:10.3321/j.issn:0577-6619.2005.06.013 |
[7] |
杨小利. 西北地区气象干旱监测指数的研究和应用[J]. 气象, 2007, 33(8): 90-96. DOI:10.3321/j.issn:0577-6619.2007.01.004 |
[8] |
张强, 邹旭恺, 肖风劲, 等. 气象干旱等级. GB/T20481—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M].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1-17.
|
[9] |
温克刚, 翟武全.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安徽卷[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