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0日到2月2日, 我国大部尤其是南方地区遭受了历史罕见的持续的、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气象灾害,交通运输、电力传输、通讯设施、农业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遭受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导致如此严峻局面产生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出现了大面积、长时间、多过程且时间间隔小、强度大的冻雨[1]。
造成这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有其特定的气候背景[2-3]和异常的大气环流背景[1, 4-8]。研究表明冻雨作为主要的致灾因素,它与逆温层的存在关系密切[9-10]。这里的逆温层特指上(下)层温度大(小)于0 ℃的气层,不同于习惯上所说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气层。此时在垂直方向上,对流层中下层的大气可分为冰晶层、暖层和冷层[11]。冰晶和雪花位于最高的冰层,它们在下落的过程中先经过暖层而融化成雨滴,接着在冷层形成过冷却水,过冷却水到达地面一旦与0 ℃以下的物体接触,就会在其上迅速冻结,使得物体重量加大从而带来灾害,如电线结冰断裂, 飞机机身覆冰酿成空难等。
在日常业务预报中,中央气象台常利用700 hPa和850 hPa层的0 ℃等值线位置来判断逆温层是否存在,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降水天气形势来预报冻雨的发生。2008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主要由4次冻雨过程造成[12-15]。根据降水范围和强度划分,其中的第三次过程强度最强。冻雨作为主要的成灾因子,它的强度在4次过程中有何变化特征?此外,目前绝大多数关于冻雨的研究,多关注于其产生的影响因子,如环流形势、物理量配置以及冰晶粒子等形成的微物理过程[16-17],而与业务预报的联系,则研究较少。为了弥补上述不足,本文着重从预报角度讨论逆温层特征与冻雨的关系。如冻雨形成后,什么因子会影响它的强度变化?已有的绝大部分研究表明冻雨与逆温层存在密切联系,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间逆温层呈现怎样的分布特征?它对冻雨强度是否存在影响?这里将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1 资料和方法本工作采用的是NCEP/NCAR一日4次的全球再分析资料,时间为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水平分辨率为1.0°×1.0°,垂直方向上从1000 hPa到10 hPa共26层。地面降水资料为日常预报业务中用到的2513个国家基本观测站资料。
文章所研究的逆温层包含了暖层(气层温度大于0 ℃的部分)、冷层(气层温度小于0 ℃的部分),即与中央气象台业务预报中的做法保持了一致。
2 冻雨强度变化图 1a给出了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所观测到出现的冻雨站数的水平分布,由图可见此次南方冻雨灾害主要影响了贵州大部、湖南中南部、江西中北部、广东北部、广西北部等地。其中,贵州和湖南观测到冻雨站次数最多,贵州中西部更是先后观测到冻雨多达140站次;而地理位置偏东的江西中部则相对较少。基于此,定义25°~28°N、104°~114°E为研究区(实况统计也表明该区域为冻雨灾害严重区域)。
图 1b分析了区域平均的温度、湿度以及纬向(u)和经向(v)的矢量风随高度和时间的变化(横坐标是时间,其中标注出了中央气象台划分的4次主要冻雨过程:1月10—16日、18—22日、25—28日和31日至2月2日)。由图可发现,1月12日至2月1日区域上空持续存在着稳定的逆温层,并且每次过程冷暖层的厚度、高度均有显著变化;冷、暖层分别与下层东北风、上层西南风相对应,同时风速大(小)时暖层厚度也较大(小)。由此可以判断出区域上空持续的较强西南气流带来的暖湿空气,造成了暖层温度长时间高于0 ℃。而低层的东北风不断带来南下的冷空气,使得从近地面到850 hPa的温度维持在0 ℃以下,但风速大小与厚度关系不明显。此外,由图 1b可见相对湿度在600~700 hPa的梯度最大,结合它与温度层结之间的配置关系,不难看出冻雨期间850 hPa附近对应着区域平均的高空锋区的位置,锋区下方的相对湿度大于90%,之上湿度迅速减小[10]。
为比较4次过程冻雨强度变化,图 1c给出了每日观测到冻雨站数,这里作者将其定义为冻雨强度(见图 1c中带“+”号实线)。由图可知,第三次过程强度最大,日均发生冻雨240站次,这与中央台按降水量和范围定义的过程强度是一致的。第二次过程次之,为205站次,第四次为58.7站次,而第一次过程强度最小,日均只有42.7站次。另外,文章还分析了区域平均的日降水量(图 1c),结果表明它与冻雨强度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如2月1日区域降水量最大,但此时冻雨强度反而较小。那么影响冻雨强度的因素是什么呢?接下来将就这一问题继续进行讨论。
3 逆温层特征 3.1 逆温层强度图 2是冷暖层对应的极值温度以及二者之间差值的时间序列,这里将三者分别看做冷层、暖层、逆温层的强度指数。由图可见,逆温层强度在26—27日达到了最大,为9 ℃,刚好对应最强的第三次冻雨过程。由于每次过程持续时间不同,因此这里进一步计算了4次过程中逆温层的日平均强度,分别为3.14 ℃、3.8 ℃、8 ℃、3.3 ℃,这与图 1c中所定义的冻雨强度是一致的。说明逆温层强度与冻雨强度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且它更便于在日常的预报业务中使用。结合图 2中冷、暖层强度变化特征,不难看出第三次冻雨过程之所以最强,是因为此时冷暖层均较强,其中的冷层出现了极小值(-5 ℃)。换句话说,由于冷、暖层同时增强使得逆温层强度到达到最大,从而造成了第三次冻雨过程最强。同样,第四次过程冷层虽维持最大强度,但由于暖层温度降低到了0 ℃,区域上空的暖层显著减弱,对应逆温层强度减弱,所以此时冻雨减弱。
综上所述,逆温层强度对冻雨强度变化具有明显影响,这为以后业务中预报冻雨提供了帮助,即冻雨的产生可依据逆温层是否存在,而进一步预报其强度变化还要参考逆温层强度的变化趋势。
3.2 逆温层厚度研究指出暖层厚度对冻雨产生有影响[18]。因为大于0 ℃的暖层常被看作为融化层,要使落入其中的冰晶或雪花融化为液态水[19],它必须要有相当的厚度,否则融化的过冷却水会再次凝结[20]。那么,暖层厚度对冻雨强度是否也存在有影响呢?为此图 3分别给出了冷、暖层、逆温层的顶、底和厚度随时间的变化序列。由图可知,暖层厚度在1月12日,即冻雨刚出现时最大。这是因为之前该区域均被大于0 ℃的暖空气控制,而此时冷空气刚刚侵入还未形成堆积,范围很小,所以区域上空暖层还很深厚。其后,厚度出现变化,但基本维持在200 hPa左右,且中心位于750 hPa。同样,冷层(图 3b)以及逆温层整体(图 3c)的厚度随时间虽也有变化,但幅度也不大(图 3b、图 3c)。需要补充的是,相比来讲,暖层厚度大于冷层,且与温度变化趋势较一致[21]。
由以上讨论可知,冻雨的形成虽然离不开一定厚度的冷、暖层,但当冻雨一旦形成,其强度变化可能与冷、暖层之间的关系并不大。
3.3 逆温层水平分布前面的讨论曾指出暖层的极值温度基本位于750 hPa(图 1b和图 4a),即该层可以表征暖层的变化。而冷层的极值位置虽大多出现在900 hPa,但考虑到地形高度,以及参考中央气象台的日常做法,选取了850 hPa来代表冷层。图 4给出了当850(750) hPa温度为负(正)值的区域分布,即逆温区的水平分布。等值线大小为过程内日平均的逆温层强度。由图可知,4次过程中逆温层南界缓慢南移,北界除了第一次过程接近34°N外(对应河南等地的冻雨),其余均在31°N附近。相比较,第一和第三次过程逆温层面积较大,其中第一次的面积最大,这可能和它持续时间最长有关。第三次过程逆温层面积虽处于次大,但其却对应了最强的一次冻雨过程,揭示出逆温层水平面积与冻雨强度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进一步分析图 4还可以发现第一次过程逆温层强度呈东西双中心分布,其中的西中心位置稳定且持续增强,并最终在第三次过程中达到最大值,随后在第四过程中减弱;而东中心在第二次过程中迅速减弱消失,以后出现在其东部地区的逆温层只是西中心极值区的延伸。由此可见,虽然1月10日至2月2日期间划分了4次冻雨过程,但逆温层的分布特征在几次过程中是存在联系的。比较4次过程所出现的强度极值,不难看出:第三次过程最强、第二次次之,接着是第四次,第一次过程最弱,这与前面对图 1和图 2的讨论的结论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图 4再次揭示出逆温层强度与冻雨强度之间的显著关系,但需要补充的是前者的面积却与后者之间联系不大。
文章对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期间发生在我国南方冻雨的主要过程的强度变化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在此期间逆温层分布特征的变化,研究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按冻雨强度划分4次过程的话:第三次最强、第二次次之,而第一次的冻雨最弱。同时,冻雨强度的变化与逆温层强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无论从逆温层强度的区域平均还是水平分布均揭示了这一点。说明逆温层强度可以作为冻雨强度的一个参考指标,应用于日常的预报业务中。即在预报冻雨过程中,不但要考虑逆温层的存在,而且要关注其强度的变化。最后,逆温层、冷、暖层等的厚度或高度虽然对冻雨的产生有影响,但与后者强度变化之间的联系并不明显。
[1] |
杨贵名, 孔期, 毛冬艳, 等. 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持续性原因分析[J]. 气象学报, 2008, 66(5): 837-850. |
[2] |
吴乃庚, 林良勋, 李天然, 等. 2008年初广东罕见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成因初探[J]. 广东气象, 2008, 30(1): 4-7. |
[3] |
王绍武. 中国冷冬的气候特征[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4(2): 68-72. |
[4] |
王东海, 柳崇健, 刘英, 等. 2008年1月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特征及其天气动力学成因的初步分析[J]. 气象学报, 2008, 66(3): 405-422. DOI:10.11676/qxxb2008.038 |
[5] |
郑婧, 许爱华, 许彬. 2008年江西省冻雨和暴雪过程对比分析[J].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8, 31(2): 29-35. |
[6] |
王凌, 高歌, 张强, 等. 2008年1月我国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分析Ⅰ.气候特征与影响评估[J]. 气象, 2008, 34(4): 21-26. |
[7] |
高辉, 陈丽娟, 贾小龙, 等. 2008年1月我国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分析Ⅱ.成因分析[J]. 气象, 2008, 34(4): 68-73. |
[8] |
黄小玉, 黎祖贤, 李超, 等. 2008年湖南极端冰冻特大灾害天气成因分析[J]. 气象, 2008, 34(11): 83-89. |
[9] |
朱坤, 刘华强, 丁宇智, 等. 长江中下游一次暴雪冻雨微物理过程模拟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3): 1-7. |
[10] |
李登文, 乔琪, 魏涛. 2008年初我国南方冻雨雪天气环流及垂直结构分析[J]. 高原气象, 2009, 28(5): 1140-1148. |
[11] |
朱乾根, 林锦瑞, 等.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 第三版.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0: 67, 312-318.
|
[12] |
矫梅燕, 曲晓波编著. 2008年初中国南方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分析[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8: 2, 13-25.
|
[13] |
葛非, 肖天贵, 金荣花, 等. 2008年低温雨雪天气扰动能量的积累和传播[J]. 气象, 2008, 34(12): 11-20.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08.12.002 |
[14] |
樊志超, 高继林. 湖南特大冰冻灾害的云物理特征与人工影响技术探讨[J]. 气象, 2009, 35(11): 84-93.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09.11.011 |
[15] |
曾明剑, 陆维松, 梁信忠, 等. 2008年初中国南方持续性冰冻雨雪灾害形成的温度场结构分析[J]. 气象学报, 2008, 66(6): 1043-1052. DOI:10.11676/qxxb2008.093 |
[16] |
朱佳蓉, 黄宁立. 2008年初郴州冰冻灾害天气的机理分析.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8: 63-70.
|
[17] |
Zerr R J. Freezing rain: An observational and theoretical study[J]. J Appl Meteor, 1997, 36: 1647-1661. DOI:10.1175/1520-0450(1997)036<1647:FRAOAT>2.0.CO;2 |
[18] |
Rauber R M, Olthoff C S, Ramamurthy M K, et al. A synoptic weather pattern and sounding-based climatology of freezing precipitation in the U.S. east of the Rocky Mountains[J]. J Appl Meteorol, 2001, 40: 1724-1747. DOI:10.1175/1520-0450(2001)040<1724:ASWPAS>2.0.C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