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相态发生突然变化时,常常会给交通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严重时会致灾。对雨雪转换的预报是天气预报中的难点。一方面,降水相态受温度层结影响(Theriault et al, 2010),另一方面,降水粒子在发生相态转变的过程中,又会影响和改变温度层结(Kain et al, 2000)。
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处于个例研究的阶段(周雪松等, 2008; 许爱华等, 2006; 许彤等, 2006; 张立等, 2010),通过对个例的总结,提出了不同地区和台站雨雪转换的经验温度阈值。李江波等(2009)通过对我国东部7次雨转雪过程的对比分析,提出0℃层高度下降到950hPa以下、地面气温在0℃上下,并且925hPa温度≤-2℃时雨转为雪,850hPa温度对降水相态影响不大。漆梁波等(2012)运用我国东部2005—2009年冬季20个探空站的资料,综合考虑温度因子和厚度因子作为判据,得到了我国东部雨、雨夹雪、雪、冻雨/冰粒的较好的判识依据。以上工作都是针对我国的部分地区,而且区域较广,对受地形和下垫面等影响较多的局地降水相态,没有很好的预报能力。
要进行精细化的更高准确率的预报,必须开发针对站点的降水相态的客观预报技术。赵瑞霞①(个人交流)通过对多年实况的分析,总结概括了用日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等预报雨和雪的温度阈值法,并在中央气象台初步实现了实时业务运行。但是这一方法只能给出某站24 h内的雨雪预报,一方面无法预报某一时刻的降水相态,另一方面对24 h内发生雨雪转换的事件,预报效果不好。
①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预报员专项“中国降水性质预报的温度条件分析总结及业务应用”。
要对某一时刻的降水相态进行客观化的预报,线性回归法(LR)是应用最多的方法之一(Bocchieri, 1980; Keeter et al, 1991)。Allen(2001)及Allen等(2001)将降水相态分为三类,冻雨(包括冰粒)、液态降水(包括降雨和雨夹雪)和固态降水(包括降雪和雪粒),用模式输出的地面、500、700、850、925和1000 hPa温度、露点温度、温度平流、u风速、v风速,以及1000—700 hPa、1000—850 hPa、1000—925 hPa、925—850 hPa、850—700 hPa和700—500 hPa的高度差作为预报因子,分别建立3种相态降水与各预报因子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从而用于降水相态的预报。
然而,大气往往是非线性的,某一相态的降水与温度等要素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同时各气象要素之间又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人工神经网络(ANN)法通过模拟人神经元之间反射的相互传导过程,可以用来模拟这一非线性的复杂系统(Gardner et al, 1998)。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气象研究和应用领域中(Fabbian et al, 2007; Shank et al, 2008; 胡江林等, 2001; 马学款等, 2007a; 马学款等, 2007b; 刘旸等2011; 孙军波等, 2010;陈小华等,2013;钱莉等,2010)。胡江林等(2001)将汛期前期(2—4月)的北半球月平均500 hPa高度场、海平面气压场和太平洋海温场的扩展自然正交展开(EEOF)的前几个主要模态的时间系数作为输入,湖北汛期降水场的自然正交展开(EOF)的前2个主要模态的时间系数为输出,运用三层神经网络,建立了湖北汛期降水量的短期气候预测模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本文将ANN法应用到降水相态的预报中,并重点对比了对于相同的预报因子,ANN法和LR法的预报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为了对比ANN法和LR法对降水相态的预报效果,本文只用实况资料,而不涉及数值模式预报资料。选取国家气象中心2001—2010年我国756站地面逐3 h观测资料,分别用ANN法和LR法建立了雨、雨夹雪和雪的预报模型,用2011年资料进行预报效果检验,对两种方法的预报效果进行对比。由于雨雪转换发生在很窄的温度区间内(图 1),为了包含对模型最敏感的样本,所以本文只考虑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的降水事件,温度范围选为:地面2 m:-16~16℃;925 hPa:-16~16℃;850 hPa:-18~14℃;700 hPa:-24~8℃;500 hPa:-28~4℃;400 hPa:-32~0℃。这样剔除了对模型拟合贡献不大的全部是降雨的盛夏的样本,以及全部是降雪的隆冬的样本。
为了将问题简化,并突出解决雨雪转换的预报难题,本文研究三类天气现象,雨、雨夹雪和雪。分别建立3个0—1分布的样本序列,当天气现象为雨(雨夹雪/雪)时,取值为1,是其他天气现象或者缺测值时为0。在2001—2010年的训练期,我国北方地区和青藏高原的样本数在500个左右,南方地区在1000个左右。其中降雨的样本在北方地区和青藏高原占50%~70%,南方地区占80%~90%;降雪样本在北方地区和青藏高原占20%~50%,华南大部没有降雪样本,江南其他地区在1%~10%之间;雨夹雪的样本量最少,在华南和云南南部为0,青藏高原在30~80个之间,我国其他地区在1~15个之间。雨夹雪是预报中的难点所在,其样本量稀少,对预报模型的建立,也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2011年的检验期,总样本数以及各类型降水的占比,与训练期的年平均值相当,有接近二分之一的站点出现雨夹雪事件,个数大都在2个左右,青藏高原在10~30次左右(图略)。
降水相态与众多气象要素有关,例如:500、700、850、925和1000hPa的温度、湿度、温度平流、风速、风向,两层等压面之间的高度差,地面2 m的温度、湿度、风向和风速等(Allen, 2001)。为了把问题简化,同时考虑到ANN法的计算量较大,只选取较少的最重要的要素作为预报因子。
为研究不同相态降水与各层温度之间的关系,绘制了全国125个高空探空站降雨、雨夹雪和降雪与各层温度对应关系的散点图。图 1为黑龙江省伊春站的散点图,可见降水性质对地面2 m温度的敏感性最好,其次是近地层。雨、雨夹雪和雪共存的温度区间在地面2 m与925、850、700和500hPa分别为-1~2、-5~2、-8~-1、-20~-5、-20~-5℃,从地面2 m越往高层雨雪共存的温度区间越大,降水相态与温度的对应关系显著减弱。其他站点与伊春有相同的结论,即地面2 m温度的敏感性最好,其次是近地层。另一方面,我国的探空观测站只有125个,不但数量少,而且每天只有08和20时两个时次的观测,不利于大样本的统计计算。因此,在本文的对比试验中,只选取地面2 m的气象要素。再考虑到降水与湿度的关系,引入露点温度作为预报因子。
天气系统具有一定的时间连续性,气温、降水等要素和前期状态有一定的关系。而且中央气象台各家数值模式资料一般延迟7 h左右。这样可以运用实况观测代替模式前6 h的预报,从而能有效减小预报误差。对比试验也表明,引入降水发生前6 h的要素,一定程度上能提高预报准确率。因此本文选取降水发生时和发生前6 h的地面2 m温度和露点温度(T2m、Td2m、T2mp、Td2mp)作为预报因子。
1.3 LR法和ANN法LR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统计方法之一(Wilks, 2006)。它假设预报量和预报因子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y=a+bT2m+cTd2m+dT2mp+eTd2mp,之后用训练期资料估计未知参数a、b、c、d、e,从而建立预报方程,最后将预报方程应用到预报中,分别求得3个参数ra、rs和sn,以表征降雨、雨夹雪和降雪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降水相态与气象要素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LR法的假设条件不一定成立。而ANN法不存在这一问题,它不依赖于气象要素的概率分布形态,也不需要假设降水相态与气象要素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马学款等, 2007a)。通过模拟人类神经元之间的反射过程,ANN法可以用来构建预报因子和预报量之间的非线性的关系。一个神经网络分为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每层由若干个神经元构成,每个神经元对应一个激活函数。隐藏层的多少,以及每个隐藏层所包含的神经元的个数,可以决定神经网络预报效果的优劣。在本文中,输入层有4个神经元,分别对应4个预报因子,输出层有3个神经元,分别对应3种相态的降水事件(图 2)。Hornik等(1989)的研究指出,只要激活函数光滑并有界,ANN法的预报效果与激活函数的关系不大,为了计算的方便,本文所有的激活函数都选logistic函数(胡江林等, 2001),即f(x)=
定义训练期拟合率为拟合正确的样本数与总样本数之比,各相态降水气候概率为训练期样本数与总样本数之比。以3个参数与相应气候概率之差最大,作为该类降水发生的判据。LR法的拟合率,降雨在南、北方分别为60%和80%左右,降雪在大部地区达到95%以上,雨夹雪在10%~50%之间,拟合方差对降雨、雨夹雪和降雪分别为0.09、0.01和0.05左右。ANN法的拟合率,对降雨和降雪都在95%以上,雨夹雪达70%,拟合方差对降雨、雨夹雪和降雪分别为0.08、0.01和0.02左右。可见就训练期拟合率和拟合方差而言,对3种相态降水,ANN法效果明显优于LR法。
1.4 ROC曲线和阈值的选取ROC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Curve)被广泛地用来表征确定性和概率预报的预报效果(Mason et al, 2002)。对本文而言,通过LR法和ANN法可分别求得3个与3种相态降水发生可能性大小相关的参数ra、rs和sn。以降雨为例,选择一个阈值,当ra大于等于这一阈值时,即认为预报了一次降雨事件,ra小于这一阈值,即认为预报了一次非降雨事件。此时可求得发生事件的命中率,即预报正确的降雨事件和总降雨事件的比例,同时求得未发生事件的命中率——正确拒绝率,即预报正确的无降雨事件和总无降雨事件的比例。改变阈值,可得到一组命中率和与其对应的一组正确拒绝率。之后分别以这两组数据为纵坐标和横坐标,可得如图 3所示的ROC曲线。最理想的状态,对发生和未发生事件的命中率都为1,此时ROC曲线通过左上角的(1, 1) 点。ROC曲线下面积为1。如果没有任何预报效果,随着阈值的增大,命中率和正确拒绝率将落在(1,0) 和(0,1) 的对角线上(图 3)。ROC曲线下面积为0.5。一般的预报都不能得到100%的命中率,ROC曲线下的面积在0.5和1之间,它的大小可以表征预报效果的优劣(Mason et al, 2002)。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从3个参数ra、rs和sn中选择一个,以确定最终预报的降水相态。本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确定预报的降水相态。
(1) 以最大值为判据。哪个参数最大,即预报哪种相态的降水。
(2) 以对发生和未发生事件命中率之和最大为标准,对3种相态降水分别求得各自的阈值ras、rss和sns,预报值与阈值之差最大作为标准。
(3) 雨夹雪的预报值rs普遍较小,考虑到预报值本身的概率分布形态,以预报值与阈值之差除以预报值的均方差为标准。
2 结果 2.1 2011年4月1日山西省雨雪个例检验从2011年4月1日08时至2日08时,随着雨带的东移南下,雨雪分界线从山西省北部向南移动至河南省南部,山西省自北向南经历了一次雨转雪的天气过程(图略)。4月1日20时,山西省东北部以降雪为主,西南部以降雨为主(图 4)。LR法在山西省大部分预报sn在0.5~0.6之间,ra大部分在0.3左右,rs都小于等于0.06,预报降雪的参数明显大于降雨,雨夹雪的参数接近0。如果以最大值作为预报判据,那么LR法预报结果都为降雪,对南部的降雨无预报能力,预报的雨雪分界线明显偏南(图 4a)。ANN法预报效果明显优于LR法(图 4b)。对东北部的降雪事件,预报sn都大于或接近0.9,而预报ra和rs都小于0.1。对西南部的降雨,预报ra都大于或接近0.9,预报rs和sn都在0.1左右或等于0。非常准确地预报出了20时山西省雨雪分界线的位置(图 4b)。
4月1日08时,山西省全境全部为降雨,LR法预报sn在0.4左右,ra在0.5左右,rs接近0,预报降雨的参数略大于降雪(图略)。4月2日08时,除西南部外,山西省全部为降雪,LR法预报sn在0.6左右,ra在0.4左右,rs接近0,预报降雪的参数大于降雨(图略)。综合LR法在1日20时预报结果,可见LR法对山西省此次雨雪天气的降水相态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全境都为降雨(雪)时,预报降雨(雪)的参数要大于降雪(雨)。当雨雪共存时,预报能力减弱,对雨雪分界线的预报偏差较大。
4月1日08时,ANN法在山西省全境预报降雪和雨夹雪的参数都接近0,预报降雨的参数在0.9左右(图略)。4月2日08时,ANN法对降雪事件预报sn大于0.9,ra和rs都接近或等于0(图略)。可见ANN法预报雨雪相态的参数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能更好地预报出降水相态。
2.2 2011年1月2日西南地区东部和江南多相态降水过程检验受特殊的地理环境影响,我国西南地区和江南地区冬季的降水相态复杂多样,冻雨、降雨、雨夹雪、降雪和冰粒等常常同时出现,且不同相态降水经常发生转换,给预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选取2011年1月2日08时至3日08时,发生在西南地区东部和江南地区大部的一次降水过程进行检验。1月2日20时,贵州西部以冻雨为主,东部大部分为雨夹雪,湖南北部以降雪为主,中部出现大量冰粒,南部降雨和雨夹雪共存,江西北部为降雪,中部为降雨,安徽南部和浙江北部大部分都为降雪(图略)。
对于江西省的此次雨雪共存的事件,LR法结果和山西省一样,预报江西全境都为降雨,且降雨参数ra都在0.9左右,明显大于降雪和雨夹雪的参数(图略)。ANN法的预报效果没有上述对山西省个例的好(图略)。对西北部的降雪事件,雨夹雪rs大都接近0,一半预报降雪参数sn在0.5左右,大于降雨ra的0.2~0.3,一半预报降雪参数sn在0.3左右,小于降雨ra的0.6左右,对降雨和降雪的预报参数都较小,不能明显地对降水相态进行区别。对江西省中部的降雨事件,位置偏南的大部分站ANN法预报降雨参数明显大于降雪参数,位置和雨雪分界线接近的站,降雨和降雪参数都较小,且差别不明显。
对于贵州省东部的雨夹雪和西部的冻雨,LR法预报全境降雨参数最大,在0.7~0.8之间,降雪和雨夹雪的参数接近或小于0.1。不但对雨夹雪的预报能力几乎为0,而且对雨夹雪和冻雨几乎没有分辨能力(图略)。ANN法对冻雨事件3个预报参数都在0.1左右,均较小,且相互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对大部分雨夹雪事件,预报降雨的参数都小于0.1,降雪的参数和雨夹雪的参数相对较大,在0.3~0.5之间,且差异不明显(图略)。
1月2日20时,湖南省降水相态复杂,雪、冰粒、雨夹雪和雨共存。LR法预报降雨参数在0.7~0.9之间,降雪参数在0.1左右,雨夹雪接近0,降雨参数明显大于降雪和雨夹雪,对冰粒和降雪都报为降雨。与以上个例相同,对不同相态降水无分辨能力(图 5a)。ANN法预报降雪参数在0.5~0.8之间,降雨和雨夹雪参数在0.1左右或接近0,对冰粒事件,预报雨夹雪参数接近0,一半事件降雪参数明显大于降雨,另一半事件降雨参数明显大于降雪,对冰粒无预报能力(图 5b)。
可见,两种方法对北方的降水相态预报效果要优于南方,且ANN法优于LR法。LR法对不同降水相态的分辨能力较弱,当多相态降水同时存在时,LR法往往预报为一种相态降水,但对北方的雨雪共存事件,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对雨夹雪事件几乎没有预报能力。ANN法由于考虑了降水相态与各气象要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能更好地反映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北方的雨雪分界线能够进行准确地预报,对南方的雨雪分界线和雨夹雪也有一定的分辨能力。虽然本文没有考虑对冻雨的预报,但ANN法对冻雨事件预报3个参数都较小,且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可以用来分辨冻雨事件。
2.3 ROC检验通过以上个例的分析,可以得到LR法和ANN法之间的定性的对比。要系统而全面地了解并比较两种方法之间的优劣,ROC曲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并被广泛地应用到预报效果检验中(Honik et al, 1989)。同时,ROC曲线下面积可以用来定量地表征预报效果的优劣,当面积为1时,说明是最完美的预报,对所有事件预报准确,当面积为0.5时,说明没有任何预报能力(Mason et al, 2002)。
图 3为LR法和ANN法对2011年全国756站降雨、雨夹雪和降雪的预报效果的ROC曲线,可见两种方法对3种相态的降水都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但ANN法对降雨和雨夹雪的预报效果都好于LR法。两种方法对全国降雪的预报效果最好,其次是降雨和雨夹雪(表 1)。
从第二个个例可见,长江流域的降水相态复杂,其雨雪相态预报是一个难点。2008年1月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更是给长江中下游造成了巨大的灾害(杨贵名等, 2008)。由于长江流域的雨雪转换主要发生在1月,本文选取长江中下游流域(25°~32°N、103.5°~121°E),检验两种方法对1月雨、雨夹雪和降雪的预报效果。如图 6和表 1可见,对长江中下游的降雨和雨夹雪ANN法优于LR法,尤其对降雨的预报优势明显。除降雨外,两种方法对3种相态降水的ROC曲线下面积,长江流域都小于全国756站的平均值,反映出对长江中下游流域降雪和雨夹雪事件进行预报的难度更大。
运用两种方法最终都可以得到3个参数:ra、rs和sn,分别表征降雨、雨夹雪和降雪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对于同一个站某一特定时刻,只会有一种相态的降水,需要在3个参数中选择一个,以决定最终的预报结果。因此涉及到3个参数的相互比较和阈值的选择。
以最大值作为判断降水相态的标准,能得到0.92以上的对降雨的命中率,但是相应的其正确拒绝率偏低,即误报率偏高,同时对雨夹雪的预报能力非常有限(表 2)。从个例分析中也可以看到,雨夹雪的预报参数rs普遍较小,因此导致了对雨夹雪的命中率接近0。
以命中率h和正确拒绝率c之和——即ROC曲线上横坐标和纵坐标之和最大为标准,确定各降水相态的阈值,再以各参数与阈值之差最大为判别标准。此时降雨的命中率会有所减小,但降雨的正确拒绝率会增大,更重要的是雨夹雪的命中率由接近0增大到0.3左右,此方法对降雪的影响不大。
将以上数值再除以预报值的标准差,使结果“标准化”。此时降雨和降雪的命中率进一步减小,相应两者的正确拒绝率增大。最明显的效果是对雨夹雪的预报,使雨夹雪的命中率增大到接近0.6(表 2)。整体而言,运用3种判别方法,ANN法预报效果大都好于LR法。如果以命中率和正确拒绝率之和最大为标准,同时可以不考虑雨夹雪事件时,第二种方法是最好的。如果想提高对雨夹雪事件预报准确率,可以采用第三种方法,同时需要牺牲对降雨和降雪的预报准确率。
将以上3种方法应用到1月的长江中下游流域。用第一种方法时,LR法几乎没有预报能力,把非降雨事件几乎都预报为降雨,对雨夹雪和降雪的命中率都非常低,ANN法预报效果较好。用第二种方法时,LR法和ANN法对3种相态降水的预报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尤其是LR法,对降雨的正确拒绝率从0.012提高到0.862,对雨夹雪和降雪的命中率分别从0.006和0.044提高到0.646和0.609。用第三种方法时,对预报结果的提高不明显,说明3种相态降水的预报参数的均方差接近。与全国的预报结果相比,对降雨和降雪,长江中下游LR法和ANN法用3种方法的命中率和正确拒绝率都小于全国值,但雨夹雪大于全国值,这也许与长江中下游雨夹雪样本较多有关。
3 总结与讨论对比发现,无论是全国还是长江中下游,对降雨、雨夹雪和降雪,ANN法的预报效果大都优于LR法。同时预报效果与地理位置有关,两种方法对北方的预报效果要好于南方。当温度和露点温度准确时,ANN法对北方的雨雪分界线可以进行准确的预报,对南方的预报存在一定误差。LR法对南方和北方的雨雪分界线的预报误差都较大,对雨雪共存的事件,往往预报结果为单一的降水相态,对其他降水相态无反应。对长江流域较为复杂的降水相态,LR法预报为单一的降水相态,ANN法对各相态降水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在3种相态的降水中,雨夹雪的预报效果最差,降雪的预报效果最好,降雨次之。
比较3种降水相态判别的标准,最大值法对降雨的正确拒绝率较低,对雨夹雪的命中率接近0。以命中率和正确拒绝率之和最大为标准确定一个阈值,再以预报值与阈值之差最大为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降雨的正确拒绝率,并且对雨夹雪的命中率有明显的提高。进一步将预报值与阈值之差再除以预报值的均方差,能进一步提高雨夹雪的命中率,但对降雨和降雪的命中率有所降低。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应该综合考虑对雨夹雪的预报要求,而灵活地选择第二或第三种方法。
LR法和ANN法对长江中下游雨夹雪和降雪的预报效果不如全国。用最大值法时LR法对3种相态降水几乎都没有预报能力,其他两种判别方法对3种相态降水的预报能力有明显的提高,且提高程度相同。以实况观测为预报因子,预报当时的实况降水相态,依然存在很大的不可预报性,说明降水相态不仅和地面2 m的温度和露点温度有关,而且和地面2 m的其他气象要素,以及高层的温度、湿度、风速和地形地理环境等要素有关。要对降水相态进行更准确的预报,需要选取更多的预报因子,包括地面2 m和高空各层的气象要素,以及更好的预报方法。
陈小华, 段旭, 2013. 基于卫星和雷达资料估测滇中地区降水量方法研究[J]. 气象, 39(2): 203-209.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13.02.009 |
胡江林, 张礼平, 宇如聪, 2001. 神经网络模型预报湖北汛期降水量的应用研究[J]. 气象学报, 59(6): 776-783. DOI:10.11676/qxxb2001.081 |
李江波, 李根娥, 裴雨杰, 等, 2009. 一次春季强寒潮的降水相态变化分析[J]. 气象, 35(7): 87-95.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09.07.013 |
刘旸, 官莉, 2011. 人工神经网络法反演晴空大气湿度廓线的研究[J]. 气象, 37(3): 318-324.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11.03.009 |
马学款, 蔡芗宁, 杨贵名, 等, 2007a. 重庆市区雾的天气特征分析及预报方法研究[J]. 气候与环境研究, 12(6): 795-803. |
马学款, 普布次仁, 唐叔乙, 等, 2007b. 人工神经网络在西藏中短期温度预报中的应用[J]. 高原气象, 26(3): 491-495. |
漆梁波, 张瑛, 2012. 中国东部地区冬季降水相态的识别判据研究[J]. 气象, 38(1): 96-102.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12.01.011 |
钱莉, 兰晓波, 杨永龙, 2010. 最优子集神经网络在武威气温客观预报中的应用[J]. 气象, 36(5): 102-107.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10.05.015 |
孙军波, 钱燕珍, 陈佩燕, 等, 2010. 登陆台风站点大风预报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J]. 气象, 36(9): 81-86.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10.09.013 |
许爱华, 乔林, 詹丰兴, 等, 2006. 2005年3月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J]. 气象, 32(3): 49-55.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06.03.009 |
许彤, 田丰, 2006. 桃仙机场雷雨转雨夹雪天气的分析[J]. 广西气象, 27(4): 34-36. |
杨贵名, 孔期, 毛冬艳, 等, 2008. 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持续性原因分析[J]. 气象学报, 66(5): 836-849. DOI:10.11676/qxxb2008.076 |
张立, 王晖, 张志鹏, 2010. 东营一次初冬寒潮天气的降水相态分析[J]. 山东气象, 30(3): 15-18. |
周雪松, 谈哲敏, 2008. 华北回流暴雪发展机理个例研究[J]. 气象, 34(1): 18-26.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08.01.003 |
Allen R L, 2001. MRF-based MOS precipitation type guidance for the United States[J]. NWS Tech Procedures Bull: 485, 12.. |
Allen R L, Erickson M C, 2001. AVN-based MOS precipitation type guidance for the United States[J]. NWS Tech Procedures Bull: 476, 10. |
Bocchieri J R, 1980. The objective use of upper air soundings to specify precipitation type[J]. Mon Wea Rev, 108: 596-603. DOI:10.1175/1520-0493(1980)108<0596:TOUOUA>2.0.CO;2 |
Fabbian D, Dear R de, Lellyett S, 2007.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forecasts to predict fog at Canberra international airport[J]. Wea Forecasting, 22: 372-381. DOI:10.1175/WAF980.1 |
Gardner M W, Dorling S R, 1998.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he multilayer perceptron)——A review of applications in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32(14/15): 2627-2636. |
Hornik K, Stinchcombe M, White H, 1989. Multilayer feedforward networks are universal approximators[J]. Neural Networks, 4(2): 251-257. |
Kain J S, Goss S M, Baldwin M E, 2000. The melting effect as a factor in precipitation-type forecasting[J]. Wea Forecasting, 15: 700-714. DOI:10.1175/1520-0434(2000)015<0700:TMEAAF>2.0.CO;2 |
Keeter K K, Cline J W, 1991. The objective use of observed and forecast thickness values to predict precipitation type in North Carolina[J]. Wea Forecasting, 6(4): 456-469. DOI:10.1175/1520-0434(1991)006<0456:TOUOOA>2.0.CO;2 |
Mason S J, Graham N E, 2002. Areas beneath the relat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 and relative operating levels (ROL) curve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nd interpretation[J]. Q J R Meteorol Soc, 128: 2145-2166. DOI:10.1256/003590002320603584 |
Shank D B, Hoogenboom G, McClendon R W, 2008. Dewpoint temperature prediction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J]. J Appl Meteor Climatol, 47: 1757-1769. DOI:10.1175/2007JAMC1693.1 |
Theriault J M, Stewart R E, Henson W, 2010. On the dependence of winter precipitation types on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rate and associated features[J]. J Appl Meteor Climatol. DOI:10.1175/2010JAMC2321.1 |
Wilks D S, 2006. Statistical methods in the atmospheric science: 2nd edn[M].
Burlington: Academic Press, MA; 6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