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大连气象台,大连 116001;
3.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天津 300074
2. Dalian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of Liaoning, Dalian 116001;
3. Tianjin Institute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Tianjin 300074
酸雨,是因人类活动 (或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 导致区域降水酸化的一种污染现象,对公众健康、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以及全球变化都有重要的影响。酸雨是指pH值 <5.60的大气降水。在降水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受到大气中CO2和其他污染气体以及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可溶解成分的影响,降水的pH值会呈现较大幅度的变化,因而降水的pH值是反映自然界降水特性以及受人类活动影响的重要指标之一 (中国气象局,2005)。
受SO2、NOx排放持续增加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长期的酸雨污染,其酸雨污染严重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根据已有研究显示,1992—2006年,西南地区的酸雨污染相对减轻,华南及华中地区的酸雨污染程度加重 (汤洁等,2010;董蕙青等,2005);2005—2011年,酸雨分布格局总体保持稳定,酸雨面积呈下降趋势,但是各地区的酸雨污染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 (解淑艳等,2012)。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消费方式和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变化,各地环境治理和污染减排措施的实施到位,影响中国酸雨形势发展的因素日益多样和复杂化,一些长期的降水化学观测结果显示,NOx对降水酸性的贡献率不断增加,中国的酸雨污染正在由硫酸型逐步向硫酸-硝酸型演变 (汤洁等,2010;王文兴等,2009;张楚莹等,2008;Huang et al,2008;高俊等,2012;唐蓉等,2012)。
京津冀地区人口密度高、经济发达、能源消耗总量大,其酸雨污染时空分布及其长期变化特点受到不少学者关注。徐梅等 (2009)曾对京津地区三个站点大气降水pH值的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三个站点在冬季、春季和初夏基本一致,酸雨频率秋、冬季高,而春季和初夏低,但三个站点的大气降水、pH值和酸雨频率变化趋势差异显著。对京津地区酸雨长期变化趋势的分析显示,在1993—2002年北京地区的降水酸度总体稳定,而2003—2008年呈逐年增强趋势;天津在20世纪90年代初酸雨较为明显, 但其后至2006年酸雨污染状况呈较稳定的持续改善趋势 (徐梅等,2009;2007;汤洁等,2007;侯青等,2012)。
天津城市气候监测站自1992年开始酸雨观测,至今已积累了二十多年的观测资料。天津作为我国北方的特大型工业城市,其环境状况的变化对于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大气环境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分析天津地区酸雨的长序列观测资料,不仅可以为天津的城市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为京津冀地区的区域环境大气污染质量评估提供重要的信息。
1 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 1.1 资料来源天津城市气候观测站自1992年6月开始酸雨观测,观测任务为测量降水量超过1.0 mm的降水pH值和降水电导率,观测地点 (39°04′N、117°12′E) 位于天津市区东北方向,海拔2.2 m,周围环境为城市建筑群,东邻立交桥,三面被城市建筑包围。本文分析所用气象资料均来自本站的地面气象观测。
1.2 酸雨观测资料及统计分析方法酸雨观测中,采用上海产雷磁PHS-3B型精密pH计和DDS-307型电导率仪分别测量降水pH值和电导率 (κ值,下同)。每日08时 (北京时) 为酸雨观测降水采样的日界,当日08时至次日08时为一个降水采样日。在一个降水采样日内,无论降水是否有间隔及间隔长短,降水量达到1.0 mm时,必须采集一个日降水样品。
酸雨是指pH值 < 5.6的大气降水,其中降水pH值≥4.5且 < 5.6为弱酸雨;降水pH值 < 4.5的为强酸雨。全部酸雨观测数据采用κ-pH不等式方法 (汤洁等, 2013;巴金等,2008;孙根厚等,2013) 进行了校验, 未通过校验的数据不参与统计计算。年均降水pH值采用氢离子浓度[H+]-降水量加权法计算。酸雨频率为全年出现的酸雨次数除以当年酸雨观测总次数 (即完成降水pH测量的总次数)。
本文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方法 (Kendall,1975) 对天津市1992—2012年的降水pH值进行趋势分析。该方法是世界气象组织推荐并已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是适合于水文气象等数据趋势分析的非参数统计分析方法。Kendall统计量τ、方差στ2和标准化变量M的计算式分别为:
$ \begin{array}{l} M = \frac{\tau }{{{\sigma _\tau }}}\\ \tau = \frac{{4S}}{{N(N - 1)}} - 1\\ \sigma _\tau ^2 = \frac{{2(2N + 5)}}{{9N(N - 1)}} \end{array} $ |
式中,S为降水系列所有对偶观测值 (Xi, Xj, i < j) 中pHi < pHj出现的次数;N为系列长度; 取α=0.05的显著水平检验结果 (Kendall, 1975)。
2 降水pH值的变化特征 2.1 变化范围图 1为1992—2012年天津市降水pH值变化情况。由图可见,天津市的降水pH值变化范围较大,1992—2012年的降水pH值在3.30~8.80变化,pH值 < 5.6的酸性降水出现182次,酸雨频率为21.2%,其中pH值 < 4.5的强酸性降水出现44次,强酸雨频率为5.1%,pH值在4.5~5.6的弱酸性降水出现137次,其频率为16.0%。
![]() |
图 1 1992—2012年天津市降水pH值变化 Fig. 1 Variation of precipitation pH in Tianjin during 1992-2012 |
图 2为天津市降水年平均pH值和酸雨频率、强酸雨频率的逐年变化情况。由图可知,天津市降水年平均pH值、酸雨频率、强酸雨频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99~6.96、0%~52.2%和0%~21.4%,其长期变化趋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92—2002年降水pH年均值呈缓慢升高的趋势,pH值平均年增长率约为0.13 a-1,1999年降水pH年均值达到6.08,为这阶段的最高值。1992—2002年的酸雨频率和强酸雨频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酸雨频率的平均年变率约为-3.28 %·a-1,强酸雨频率的平均年变率约为-1.88 %·a-1。2003—2012年为降水pH值波动增加阶段,降水年平均pH值波动较大,pH值平均年增长率约为0.11 a-1,2005年降水pH年均值3.99为近20年的最低值,酸雨频率达到52.2%,这主要是因为2005年夏季出现的几次较大降水量的降水过程测量的降水pH值较低,经加权计算后导致年均pH值偏低。2008年降水pH年均值6.96为近20年的最高值。近20年年降水量在323.6~737.3 mm波动。用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方法对天津市区1992—2012年的降水pH值进行趋势分析,年均降水pH值的M-K值为2.47,pH值平均年增长率约为0.06,表明天津市区的pH值整体呈现升高趋势,酸雨污染状况整体趋向改善。
![]() |
图 2 1992—2012年天津市降水pH值 (a) 和酸雨、强酸雨频率 (b) 逐年变化 Fig. 2 Annual variations of mean pH value and acid rain/heavy acid rain frequencies in Tianjin during 1992-2012 |
从天津市多年降水pH值月均变化 (图 3) 来看,季节变化明显,在4.20~6.39变化,高值出现在春季的3和4月,低值主要出现在冬季的2和12月。各月中值差异不太大,主要在6.19~7.09波动,高值同样出现在春季。如图 3所示,天津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的6—8月,冬季及初春的12月及1—3月的月均降水量不足10 mm。因冬季的有效降水 (降水量≥1.0 mm) 较少,测量的降水pH值次数少,有些年份出现有效降水次数为0,故未统计冬季降水年均pH值。图 4给出了天津市春、夏、秋季降水pH值的逐年变化情况。
![]() |
图 3 1992—2012年天津市月降水 (a) 和降水pH值月均值 (b) 的变化 (图 3b中“◆”表示累年月平均pH值, “━”表示中值, 矩形表示中心50%数据的分布范围, 垂直线表示中心80%数据的分布范围) Fig. 3 Annual variation of the monthly precipitation (a) and monthly average rainfall pH value (b) in Tianjin during 1992-2012 ("◆" stands for the multi-year monthly pH averages, "━" for the medians, rectangles for the ranges between 25% percentiles and 75% percentiles, and vertical lines for the ranges between 10% percentiles and 90% percentiles, of the monthly pH values and the monthly conductivities, respectively) |
![]() |
图 4 1992—2012年天津市降水pH值的春季 (a)、夏季 (b) 和秋季 (c) 的逐年变化 Fig. 4 Seasonal variation in pH value in Tianjin during 1992-2012 (a) spring, (b) summer, (c) autumn |
春季的降水pH值普遍高于夏、秋季节,这与春季的沙尘天气有一定关系,沙尘天气较多会对降水酸度有缓冲作用,沙尘天气出现日数见表 1,出现沙尘日数较多的2000、2001和2002年春季的降水pH值都较高。用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方法对天津市1992—2012年的降水pH值进行趋势分析,春季降水pH值的M-K值为-0.19,pH值平均年增长率约为0.0,表明近20年春季降水pH值变化趋势不明显。
![]() |
表 1 1992—2012年天津沙尘日数 (单位:d) Table 1 Sand storm days in Tianjin during 1992-2012 (unit: d) |
除了2005、2009和1997年以前夏季降水pH值均低于5.0,近几年夏季降水pH值都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2005年夏季降水pH值为近20年的最低值3.92,主要是由于2005年夏季几次较大降水过程测量的降水pH值都比较小,经加权计算得出的夏季降水平均pH值较小。夏季降水pH值的M-K值为2.36,pH值平均年增长率约为0.05,表明近20年夏季降水pH值呈明显增加趋势。
1998年以前秋季降水pH值都较小,1998年以后降水pH值水平较高。近10年的秋季降水pH低值出现在2003和2010年,分别为4.55和4.38。秋季降水pH值的M-K值为2.6,pH值平均年增长率约为0.08,表明近20年秋季降水pH值呈明显增加趋势。
对天津多年春、夏、秋季降水pH值与年降水pH值变化进行相关分析,计算相关系数分别为0.39、0.95和0.77,夏、秋季的相关性较高,降水pH值年增长率也最接近21年的降水pH值年增长率0.06,可见夏、秋季是主要影响天津的降水pH值长期变化趋势的季节。
3 主要污染物排放对降水酸性的影响 3.1 SO2、NO2的浓度与降水pH的相关分析酸雨的产生与大气中SO2、NOx等酸性气体和大气中悬浮颗粒物有密切关系 (胡敏等,2005;霍铭群等,2009;王文兴等,1993),用近10年天津市环保局观测的SO2和NO2的全市平均浓度值与降水pH值进行相关分析。图 5为2002—2011年天津市SO2和NO2的年平均浓度,由图可知,SO2和NO2的浓度呈下降趋势,2005年SO2的年平均浓度为0.076 mg·m-3,是近10年最大值,2005年以后SO2和NO2的浓度下降趋势明显。为了更好地说明SO2和NO2的浓度与降水pH值的相关性关系,对2002—2011年天津市SO2和NO2的年平均浓度与年降水pH值进行相关性分析,SO2浓度与降水pH值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9,NO2浓度与降水pH值也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6,说明SO2和NO2的浓度对降水酸性有一定影响。
![]() |
图 5 2002—2011年天津市降水pH值与SO2和NO2的年平均浓度变化 Fig. 5 Annual variation of mean pH value and SO2, NO2 concentration in Tianjin during 2002-2011 |
天津市的酸雨不仅受本地排放影响,也受周边地区排放的污染物长距离输送的影响。图 6给出了天津、北京、河北的SO2排放总量逐年变化 (天津市统计局,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尽管20世纪90年代三地的SO2排放数据有个别缺漏,从图 6仍可见21年间三地SO2排放的不同变化趋势。21年间,天津的SO2排放总量除在1998—2002年相对较低外,其变化趋势总体上相对平缓;北京地区的SO2排放总量则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的后期,其下降趋势更加显著;河北省的SO2排放总量高于北京和天津的总和,在2006年前,除2000—2002年期略有下降外,总体上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但是在2007年后也出现了波动下降的趋势。从21年间天津的降水pH平稳增加的长期趋势看,天津地区的降水酸性不仅受本地排放的影响,还较明显地受到了邻近地区,如北京、河北等地的SO2等污染物排放和长距离输送的影响。这一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 |
图 6 1992—2012年天津、北京、河北3省 (市) SO2排放量的逐年变化 Fig. 6 Annual variation of the SO2 emissions in Tianjin, Beijing, Hebei during 1992-2012 |
(1) 天津市的降水pH值变化范围较大。1992—2012年的降水pH值在3.30~8.80变化,pH值 < 5.6的酸性降水出现182次,出现频率21.2%,pH值 < 4.5的强酸性降水出现44次,出现频率5.1%,pH值在4.5~5.6的弱酸性降水出现137次,出现频率16.0%。天津市降水年平均pH值变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92—2002年降水pH年均值呈缓慢升高的趋势,2003—2012年为降水pH值波动阶段,增长趋势放缓。
(2) 天津市降水pH月均值呈现明显季节性变化,春季高,冬季低。近20年春季降水pH值变化趋势不明显,夏、秋两季呈增加趋势。用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方法对天津市1992—2012年的降水pH值进行趋势分析得出:近20年天津夏、秋两季呈增加趋势。夏季也是主要的降水季节,可见夏、秋两季是主要影响天津的降水pH值长期变化趋势的季节。
(3) SO2和NO2的大气浓度与降水pH值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和-0.46,大气中较高的SO2和NO2浓度有助于降水酸性的增加。本地源和周边源都对降水酸度有影响,大范围的SO2排放和长距离输送对天津地区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巴金, 汤洁, 王淑凤, 等, 2008. 重庆地区近10年酸雨时空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分析[J]. 气象, 34(9): 81-88.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08.09.011 |
董蕙青, 黄海洪, 高安宁, 等, 2005. 影响广西酸雨的大气环流特征分析[J]. 气象, 31(10): 51-55.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05.10.013 |
高俊, 郑有飞, 陈书涛, 2012. 2007—2008年南京江北工业区大气降水化学特征[J]. 大气科学学报, 35(6): 697-701. |
胡敏, 张静, 吴志军, 2005. 北京降水化学组成特征及其对大气颗粒物的去除作用[J]. 中国科学化学, 35(2): 169-176. |
侯青, 赵艳霞, 2012. 北京市酸雨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J]. 自然灾害学报, 21(2): 118-125. |
霍铭群, 孙倩, 谢鹏, 等, 2009. 大气颗粒物和降水化学特征的相互关系[J]. 环境科学, 30(11): 3159-3166. DOI:10.3321/j.issn:0250-3301.2009.11.007 |
孙根厚, 汤洁, 2013. 1992—2010年泰山地区酸雨变化特征及其趋势分析[J]. 气象, 39(3): 347-354. DOI:10.3969/2013jms.0024 |
汤洁, 巴金, 2013. 酸雨观测中pH测量负偏差的统计分析[J]. 应用气象学报, 24(1): 55-64. DOI:10.11898/1001-7313.20130106 |
汤洁, 徐晓斌, 巴金, 等, 2007. 近年来京津地区酸雨形势变化的特点分析——气溶胶影响的探讨[J].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4(5): 667-67. |
汤洁, 徐晓斌, 巴金, 等, 2010. 1992—2006年中国降水酸度的变化趋势[J]. 科学通报, 55(8): 705-721. |
唐蓉, 王体健, 石春娥, 等, 2012. 合肥市降水化学组成成分分析[J]. 气象科学, 32(4): 459-465. |
天津市统计局. 1993. 天津统计年鉴 (1993).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天津市统计局. 1994. 天津统计年鉴 (1994).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天津市统计局. 1995. 天津统计年鉴 (1995).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天津市统计局. 1996. 天津统计年鉴 (1996).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天津市统计局. 1997. 天津统计年鉴 (1997).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天津市统计局. 1998. 天津统计年鉴 (1998).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天津市统计局. 1999. 天津统计年鉴 (1999).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天津市统计局. 2000. 天津统计年鉴 (2000).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天津市统计局. 2001. 天津统计年鉴 (2001).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天津市统计局. 2002. 天津统计年鉴 (2002).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天津市统计局. 2003. 天津统计年鉴 (2003).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天津市统计局. 2004. 天津统计年鉴 (2004).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天津市统计局. 2005. 天津统计年鉴 (2005).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天津市统计局. 2006. 天津统计年鉴 (2006).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天津市统计局. 2007. 天津统计年鉴 (2007).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天津市统计局. 2008. 天津统计年鉴 (2008).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天津市统计局. 2009. 天津统计年鉴 (2009).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天津市统计局. 2010. 天津统计年鉴 (2010).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天津市统计局. 2011. 天津统计年鉴 (2011).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天津市统计局. 2012. 天津统计年鉴 (2012).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天津市统计局. 2013. 天津统计年鉴 (2013).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
王文兴, 许鹏举, 2009. 中国大气降水化学研究进展[J]. 化学进展, 21(2/3): 266-281. |
王文兴, 岳燕珍, 张婉华, 等, 1993. 影响我国降水酸性因素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13(6): 401-407. |
解淑艳, 王瑞斌, 郑皓皓, 2012. 2005—2011年全国酸雨状况分析[J]. 环境监控与预警, 4(5): 33-37. |
徐梅, 郑勇, 易笑园, 2007. 天津市酸雨及其成因初探[J]. 气象科技, 35(6): 792-796. |
徐梅, 祝青林, 王丽娜, 等, 2009. 京津地区酸雨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J]. 气象, 35(11): 78-83.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09.11.010 |
张楚莹, 王书肖, 邢佳, 等, 2008. 中国能源相关的氮氧化物排放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 环境科学学报, 28(12): 2470-2479. DOI:10.3321/j.issn:0253-2468.2008.12.011 |
中国气象局, 2005. 酸雨观测业务规范[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1993. 中国环境年鉴 (1993). 北京: 中国环境年鉴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1994. 中国环境年鉴 (1994). 北京: 中国环境年鉴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1995. 中国环境年鉴 (1995). 北京: 中国环境年鉴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1996. 中国环境年鉴 (1996). 北京: 中国环境年鉴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1997. 中国环境年鉴 (1997). 北京: 中国环境年鉴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1998. 中国环境年鉴 (1998). 北京: 中国环境年鉴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1999. 中国环境年鉴 (1999). 北京: 中国环境年鉴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00. 中国环境年鉴 (2000). 北京: 中国环境年鉴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01. 中国环境年鉴 (2001). 北京: 中国环境年鉴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02. 中国环境年鉴 (2002). 北京: 中国环境年鉴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03. 中国环境年鉴 (2003). 北京: 中国环境年鉴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04. 中国环境年鉴 (2004). 北京: 中国环境年鉴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05. 中国环境年鉴 (2005). 北京: 中国环境年鉴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06. 中国环境年鉴 (2006). 北京: 中国环境年鉴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07. 中国环境年鉴 (2007). 北京: 中国环境年鉴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08. 中国环境年鉴 (2008). 北京: 中国环境年鉴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09. 中国环境年鉴 (2009). 北京: 中国环境年鉴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10. 中国环境年鉴 (2010). 北京: 中国环境年鉴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11. 中国环境年鉴 (2011). 北京: 中国环境年鉴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12. 中国环境年鉴 (2012). 北京: 中国环境年鉴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13. 中国环境年鉴 (2013). 北京: 中国环境年鉴社.
|
Huang Y L, Wang Y L, Zhang L P, 2008. Long-term trend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wet atmospheric precipitation during 1986-2006 at Shenzhen City, China[J]. Atmos Environ, 42(16): 3740-3750. DOI:10.1016/j.atmosenv.2007.12.063 |
Kendall M G. 1975. Rank Correlation Methods. London: Griff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