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位于东亚季风区,东亚冬季风的异常对我国冬季的天气气候有着直接的影响(朱乾根,1990;黄荣辉等,2014)。作为北半球冬季最活跃的大气环流系统之一,东亚冬季风与全球范围的大气环流变化紧密联系,季风的强度、季节和年际变化均与大气环流的异常密切相关,冬季风偏强时,对流层中低层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和西伯利亚近地面高压偏强,高压前部偏北气流引导中高纬冷空气南下,不仅导致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偏低(丁一汇等,2004;Li et al,2021),同时极易发生寒潮,引发剧烈的低温冷冻灾害,给国民经济尤其是农林、畜牧、交通运输、电力等行业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郑国光,2019)。反之当东亚冬季风偏弱时,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和西伯利亚高压均偏弱,冷空气被阻挡在中高纬地区,我国则容易出现暖冬(Chang and Lun, 1982;高辉,2007;聂羽等,2016)。
近年来,对东亚冬季风的研究日趋成熟,东亚冬季风的异常变化与海温、北极海冰等外强迫因子的异常密切相关。ENSO(El Ni o-southern oscillation)作为热带太平洋海气耦合年际变率的主要模态,是全球气候最显著的年际变率气候现象,有关冬季风和ENSO的关系已有很多研究(陈文等,2018;Dai et al,2015),研究发现El Ni o事件发生期间,通常东亚冬季风偏弱,而La Ni a发生期间,东亚冬季风容易偏强。除了来自热带的ENSO信号外,东亚冬季风的年际变化还受到中高纬异常信号的显著影响。Wu et al(2015)研究了秋、冬季北极海冰异常与东亚冬季风的关系时发现,秋季北极海冰的异常偏少容易引起东亚冬季风强度偏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前期夏季北极大气环流的偶极模态与冬季西伯利亚高压的强度存在联系,即当夏季北极大气环流偶极模态负位相时,易导致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偏强,反之偏弱(Yu and Wu, 2023)。
另外,由于北大西洋暖流是最主要的向北极输送热量的洋流,秋季北大西洋暖流偏强会导致北极海冰异常偏少,因此北大西洋海温与冬季风的关系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北大西洋海温资料和大气再分析资料,聂羽等(2016)分析了秋季北大西洋海温三极子和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NAO)之间的关系,发现从次季节的角度两者有很好的相关关系。还有研究发现秋、冬季大西洋海温异常能够激发出定常波列,引起乌拉尔山地区阻塞高压的生成和发展,导致西伯利亚高压加强,使得东亚冬季风异常(李崇银和顾薇,2010;Luo et al,2016;Chen et al,2019)。这些研究强调了北大西洋暖流对东亚冬季风偏强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国家气候中心每年都及时开展冬季气候异常特征的分析及成因诊断工作(丁婷等,2017;章大全和宋文玲,2018;支蓉和高辉,2019;支蓉和郑志海,2022;赵俊虎等,2020;韩荣青等,2021)。2022/2023年冬季(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东亚冬季风强度较常年同期(文中所用多年平均时段为1991—2020年平均)略偏强,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接近常年同期,我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但气温的波动性较大,具有前冬冷后冬暖的特征,前冬偏冷时段主要发生在2022年12月,除东北北部、西南地区及青藏高原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外,我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偏低,全国有多个国家气象站日最低气温达到极端事件监测标准。冬季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尤其是南方地区偏少更为明显。对于2022/2023年我国冬季气温异常空间分布及阶段性特征与东亚大气环流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除了ENSO循环外,是否还有其他因子可能与前冬气温异常偏低有关,包括相互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本文将针对以上问题展开分析。
1 资料和方法本文使用的资料主要有:(1)台站气温和降水资料来源于“中国地面基本气象要素日值数据集(V3.0)”,该数据集由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整编,包含了中国2474个基准、基本、一般气象站1951年1月以来气温、降水的日值数据,并在逐日数据的基础上计算得到逐月和季节平均的数据,其中冬季指当年12月至次年2月的3个月平均;(2)在分析海温的特征时用到的海温观测资料为NOAA提供的月尺度全球最优插值海温分析资料OISST V2(Reynolds et al,2007),水平分辨率为1°×1°,海温资料长度为1981年1月至2023年2月;(3)大气环流资料为NCEP/NCAR提供的逐日、逐月再分析资料(Kalnay et al, 1996),水平分辨率为2.5°×2.5°,大气环流资料长度为1948年1月至2023年2月;(4)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逐月和逐日标准化指数来自美国CPC/NCEP(http://www.cpc.ncep.noaa.gov/)。文中所指气候态为1991—2020年平均。分析中采用的东亚冬季风强度指数、西伯利亚高压指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西太副高)各项指数、Ni o3.4指数、北大西洋海温三极子(North Atlantic triple,NAT)EOF模态投影指数均来自国家气候中心的“气候与气候变化监测预测系统”。东亚冬季风强度指数采用的是朱艳峰(2008)的定义,将25°~35°N、80°~120°E范围内500 hPa纬向风的平均值减去50°~60°N、80°~120°E范围内的500 hPa纬向风的平均值,并对差值进行标准化处理。西伯利亚高压指数定义为40°~60°N、80°~120°E范围内海平面气压的面积加权平均值。NAT(Wu et al,2009;Zuo et al,2013)的计算方法是将1981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的北大西洋(0°~60°N、80°W~0°)海温距平场(去除线性趋势)EOF第一模态作为投影模态,月海温距平场在去除全球海温增暖影响后投影到该模态上,将得到的投影指数以1981—2010年期间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为基准做标准化处理,即得到标准化的NAT指数。文中部分图形由国家气候中心开发的“气候与气候变化监测预测系统”和“气象灾害影响评估系统”制作。
2 2022/2023年冬季我国气候异常特征 2.1 2022/2023年冬季我国气温异常特征2022/2023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为-2.9℃,较常年同期(-3.1℃)偏高0.2℃(图 1a)。从全国冬季气温距平的空间分布来看(图 1b),河北北部、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北部、贵州西部、新疆西部和北部等地气温偏低0.5~2℃,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吉林中部、四川西北部和西南部、云南西南部、西藏大部、青海南部等地气温偏高1~2℃。
2022/2023年冬季气温阶段性起伏大,前冷后暖,冬季3个月的全国平均气温分别为-4.2、-4.4和0.3℃,其中2022年12月较常年同期偏低1.2℃,2023年1月和2月分别较常年同期偏高0.4℃和1.6℃。由逐月气温的空间分布可见,2022年12月(图 2a), 除东北北部、西南、西藏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偏低;2023年1月(图 2b),除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北部、西南地区东南部、西北、新疆等地气温偏低外,其余地区气温偏高;2月(图 2c)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从旬时间尺度来看(图 2d),2022年12月各旬平均气温均偏低,2023年1月上旬偏高2.0℃,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五高,1月下旬偏低0.8℃,2月增温迅速,上旬偏高2.1℃,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五高。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冷空气监测标准(王遵娅等,2017),2022/2023年冬季共有12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冷空气累计日数为31 d(表 1),次数较常年同期(10.7次)偏多。其中一般性冷空气过程7次,强冷空气过程2次,寒潮和全国型寒潮过程合计3次。全国有168个国家气象站日最低气温达到极端事件监测标准,其中黑龙江呼中(-49.8℃)、新林(-48.3℃)等13个站突破当地历史极值。全国有169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温幅度达到极端事件监测标准,其中黑龙江桦川(14.9℃)、安徽马鞍山(14.2℃)等23个站突破当地日降温幅度历史极值。1月22日07时黑龙江漠河市阿木尔镇劲涛气象站最低气温达到-53℃,刷新我国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最低气温值。
2022/2023年冬季,全国平均降水量为31.8 mm,较常年同期(42.1 mm)偏少24.5%(图 3a)。与常年同期相比,北京、河北大部、山西中部和北部、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北部、宁夏、新疆西南部等地降水量偏多2成至2倍,局地偏多2倍以上;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以偏少为主,其中山东东部、湖北东南部、广西西部和北部、四川南部、云南大部、西藏中部、青海南部、新疆东部等地偏少5~8成,局地偏少8成以上(图 3b)。
2022年12月,除内蒙古西部、黑龙江东部、浙江东南部、福建东北部、四川南部、贵州、云南、新疆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外,我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偏少。全国平均降水量为7.5 mm,较常年同期(11.9 mm)偏少37.0%(图 4a)。2023年1月,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大部、辽宁、吉林东南部、安徽北部、广东大部、广西东南部、海南、西藏西部、青海西部、新疆大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我国其余地区降水偏少。全国平均降水量为8.8 mm,较常年同期(14.3 mm)偏少38.5%(图 4b)。与冬季前2个月相比,2月降水偏多的地区明显增多,其中北京、河北、山西、黑龙江西南部、四川西部、西藏东部、陕西北部、甘肃中东部、青海北部、新疆东部和西部偏多1倍以上,部分地区偏多2倍。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5.5 mm,接近常年同期(16.1 mm)(图 4c)。
2022/2023年冬季,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500 hPa高度场呈西高东低的分布形势(图 5a),贝加尔湖以西到欧洲均为高度场正距平控制,贝加尔湖以东到亚洲东北部为高度场负距平。我国除华北和东北地区高度场偏低外,其余地区均为高度场正距平控制。另外,热带地区高度场为负距平。在700 hPa平均风场距平场上(图 5b),孟加拉湾附近为反气旋式环流异常,冬季南支槽不活跃,我国东部大陆为偏东北风异常控制,来自西南的水汽输送较弱,是我国冬季大部地区降水异常偏少的直接原因。对冬季AO的监测结果显示,整个冬季3个月的平均AO指数为-0.6,同时AO“前负后正”的阶段性特征显著(图 5c),表现为12月和1月负指数,2月转为正指数。对西太副高的监测显示,其冬季大部分时间强度偏弱(图 5d)、面积偏小(图略)、脊线位置略偏北(图略)。
2022/2023年冬季大气环流具有显著的季节内变化特征:2022年12月(图 6a),欧亚中高纬地区500 hPa高度场呈西高东低分布,乌拉尔山地区高度场为正距平控制,东亚大部地区为高度场负距平,同时极地地区高度场为正距平,对应AO为强的负位相,这种环流分布有利于极地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国,导致12月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异常偏低。12月副热带地区高度场偏低,西太副高强度偏弱,印度北部至孟加拉湾高度场为正距平,即南支槽强度偏弱,水汽输送偏少,这是我国大部地区降水异常偏少的直接原因。2023年1月欧亚中高纬地区500 hPa仍为西高东低的环流形势,乌拉尔山地区高度场为正距平,贝加尔湖以东地区为高度场负距平,我国除华北、东北高度场偏低外,其余地区高度场均为正距平,这种环流形势下冷空气影响偏北,因此我国南方大部地区气温偏高。进入2月之后,环流形势进一步向纬向型调整,极地高度场为负距平,AO也由前期的负位相转变成正位相,乌拉尔山地区高度场正距平明显减弱,我国上空高度场为正距平,这种环流形势不利于极地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国,导致我国2月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
东亚冬季风是东亚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强弱对中国冬季的气候异常有重要影响。2022/2023冬季,冬季风标准化强度指数值为0.25,西伯利亚高压标准化强度指数为0.47。两个指数均显示2022/2023年冬季东亚冬季风强度较常年同期略偏强,但弱于2021/2022年冬季(图 7a,7b),这与我国冬季气温整体接近常年同期但较去年冬季偏高的特征对应。
为了进一步分析冬季气候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计算分析了东亚冬季风和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的逐候演变特征(图 8)。2022/2023年冬季东亚冬季风指数的逐候演变与我国冬季气温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一致。2022年12月冬季风处于异常偏强的状态,对应乌拉尔山地区高度场异常偏高,欧亚中高纬环流为西高东低的异常经向型分布,AO也处于明显的负位相。2023年1月上半月,随着环流形势的调整,冬季风强度指数异常偏弱,我国气温明显回升,但下半月冬季风强度再次加强,加之前期气温回升明显,因此下半月共有3次寒潮过程影响我国。进入2月之后,冬季风强度再次转弱,尽管在2月第3候冬季风短暂加强,但由于整月欧亚中高纬环流基本以纬向型环流为主,AO也由前期的负位相转为正位相,同时我国上空高度场为正距平控制,锋区位置偏北,最终使2月全国气温显著偏高。综合来看,东亚冬季风阶段性特征与我国平均气温的季节内变化特征表现为明显的反相关关系。
2022/2023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但气温的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前冷后暖起伏大,尤其在2022年12月,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异常偏低,其中华北中北部、东北东南部、华南东南部、新疆大部等地偏低2~4℃。这种现象与同期欧亚中高纬大气环流形势密切相关。乌拉尔山地区500 hPa高度场受正异常控制,欧亚中高纬维持较强的经向型环流,有利于极地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国。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12月乌拉尔山地区高度场偏高,以及能否找到前期的预测信号呢?
研究表明,由于大气具有典型的非线性特征,对于季节和季节内时间尺度的气候预测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尤其冬季气候受到以大气内部动力为主的中高纬系统影响,其预报难度更大(丁一汇,2011)。韦玮等(2014;2020)认为引起冬季季内气温变化的主要因子为大气内部遥相关型,在前后冬冷暖相反的年份,对流层中层斯堪的纳维亚遥相关型是季节内冬季风环流一致加强或减弱的主要原因。对华北地区冬季季内极端冷暖快速反转事件的机理研究发现,源于喀拉海附近的Rossby波可在欧亚大陆高层形成波列从而造成新西伯利亚平原—东亚的偶极型冷暖中心向东南方向传播,造成暖转冷事件。而在冷转暖事件中,Rossby波起源于北欧(Ma and Zhu, 2020)。马锋敏等(2022)通过对中国冬季气温不同年代际的季节内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发现,从年代际的时间尺度看,1986年之后前冬和后冬的环流差异集中在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季节内反位相变率增大。
NAO作为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大气环流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备受学者关注。Yao et al(2023)从位涡梯度的角度分析了2022年11—12月北半球出现极端强降温事件的可能原因,认为北半球中高纬出现位涡梯度异常时,NAO由正位相向负位相转变,导致乌拉尔山地区12月阻塞高压活跃,引导极地冷空气南下使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异常偏低。Nie et al(2019)研究了秋季NAT和NAO的关系,发现从次季节的角度来看,两者有很好的相关关系。那么秋季的NAT与冬季的中高纬大气环流有无联系呢?对NAT的逐月监测可以发现(图 9),投影模态的NAT指数在秋季尤其是9月和10月出现异常的负位相,其异常程度超过了1倍标准差。那么秋季的NAT异常能否对冬季的北半球环流产生影响呢?利用NAT与乌拉尔山地区平均高度场进行超前滞后相关(图 10),结果表明8月、9月的NAT与12月乌拉尔山地区的500 hPa平均高度场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当8月、9月的NAT为负位相时,有利于12月乌拉尔山地区高度场出现正距平。而和1月、2月的相关结果显示并没有类似12月的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与2022年8月、9月NAT持续异常负位相,12月乌拉尔山地区高度场正距平,欧亚遥相关型正位相这一事实相符。正是12月乌拉尔山地区高度场持续受正距平控制,有利于冷空气南下,导致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低。
本文利用站点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详细分析了2022/2023年冬季我国气温、降水的主要气候特征、大尺度大气环流异常、东亚冬季风季节及季节内特征,并讨论分析了前冬12月导致我国气温异常偏低的可能原因,得出以下结论:
(1) 2022/2023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为-2.9℃,较常年同期偏高0.2℃,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尤其青藏高原平均偏高1℃以上。全国平均降水量为31.8 mm,较常年同期偏少24.5%,全国降水距平百分率空间上呈现北多南少的分布形势。从气温和降水的季内变化特征来看,冬季气候表现为明显的“冷干”向“暖湿”的转变特征。
(2) 2022/2023年冬季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500 hPa高度场呈西低东高的分布形势,我国除华北和东北高度场偏低外,其余地区均为高度场偏高,冬季AO 3个月平均为-0.6。冬季风标准化强度指数和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表明冬季风强度较常年同期略偏强,但弱于2021/2022年冬季。2022/2023年冬季大气环流表现为明显的季节内变化特征,在前冬欧亚中高纬环流表现为典型的经向型环流特征,AO为强的负位相,冬季风强度异常偏强;之后环流形势逐渐向纬向型调整,2023年2月乌拉尔山高度场正距平明显减弱,我国上空为高度场正距平,同时极地转为高度场负距平控制,对应AO也转变为正位相,冬季风强度偏弱。另外,西太副高和印缅槽在整个冬季强度偏弱,不利于对我国尤其是南方地区的水汽输送。
(3) 冬季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但阶段性特征非常明显,前冷后暖起伏大,尤其在2022年12月,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大部地区异常偏低。前期8月和9月的NAT与12月乌拉尔山地区的高度场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8月、9月的NAT为负位相时,有利于12月乌拉尔山地区出现高度场正距平,而前期NAT与1月、2月的乌拉尔山地区高度场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近年来,我国冬季季节内气温变化的“冷—暖”或“暖—冷”现象频繁发生。本文发现2022年8月和9月NAT异常负位相有利于同年12月乌拉尔山地区高度场出现正距平。这一分析结果可能对冬季预测尤其是前冬的环流形势预测具有参考意义。Nie et al(2019)从次季节角度开展了秋季NAT对中高纬大气影响的机理研究,但是从更长的跨季节的时间尺度NAT与大气环流的影响机理,未来还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陈文, 丁硕毅, 冯娟, 等, 2018. 不同类型ENSO对东亚季风的影响和机理研究进展[J]. 大气科学, 42(3): 640-655. Chen W, Ding S Y, Feng J, et al, 2018.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impa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ENSO on the East Asian monsoon and their mechanisms[J]. Chin J Atmos Sci, 42(3): 640-655 (in Chinese).
|
丁婷, 王永光, 柯宗建, 等, 2017. 2016/2017年冬季北半球大气环流及对我国冬季气温的影响[J]. 气象, 43(7): 887-893. Ding T, Wang Y G, Ke Z J, et al, 2017. Northern Hemispher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in winter 2016/2017 and its impact on temperature in China[J]. Meteor Mon, 43(7): 887-893 (in Chinese).
|
丁一汇, 2011. 季节气候预测的进展和前景[J]. 气象科技进展, 1(3): 14-27. Ding Y H, 2011. Progress and prospects of seasonal climate prediction[J]. Adv Meteor Sci Technol, 1(3): 14-27 (in Chinese).
|
丁一汇, 李崇银, 何金海, 等, 2004. 南海季风试验与东亚夏季风[J]. 气象学报, 62(5): 561-586. Ding Y H, Li C Y, He J H, et al, 2004. South China Sea Monsoon Experiment (SCSMEX) and the East-Asian monsoon[J]. Acta Meteor Sin, 62(5): 561-586 (in Chinese).
|
高辉, 2007. 东亚冬季风指数及其对东亚大气环流异常的表征[J]. 气象学报, 65(2): 272-279. Gao H, 2007. Comparison of four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indices[J]. Acta Meteor Sin, 65(2): 272-279 (in Chinese). DOI:10.3321/j.issn:0577-6619.2007.02.013
|
韩荣青, 石柳, 袁媛, 2021. 2020/2021年冬季中国气候冷暖转折成因分析[J]. 气象, 47(7): 880-892. Han R Q, Shi L, Yuan Y, 2021. Analysis on the causes of cold and warm transition in China during the winter of 2020/2021[J]. Meteor Mon, 47(7): 880-892 (in Chinese).
|
黄荣辉, 刘永, 皇甫静亮, 等, 2014. 20世纪90年代末东亚冬季风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内动力成因[J]. 大气科学, 38(4): 627-644. Huang R H, Liu Y, Huangfu J L, et al, 2014.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nal dynamical causes of the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of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near the late 1990s[J]. Chin J Atmos Sci, 38(4): 627-644 (in Chinese).
|
李崇银, 顾薇, 2010. 2008年1月乌拉尔阻塞高压异常活动的分析研究[J]. 大气科学, 34(5): 865-874. Li C Y, Gu W, 2010. An analyzing study of the anomalous activity of blocking high over the Ural Mountains in January 2008[J]. Chin J Atoms Sci, 34(5): 865-874 (in Chinese).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0.05.02
|
马锋敏, 陈丽娟, 李想, 等, 2022. 中国冬季气温不同年代际的季节内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J]. 大气科学, 46(3): 573-589. Ma F M, Chen L J, Li X, et al, 2022.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intraseasonal variation of winter temperature in China under different interdecadal scale[J]. Chin J Atmos Sci, 46(3): 573-589 (in Chinese).
|
聂羽, 孙冷, 王东阡, 等, 2016. 2015/2016年前冬至隆冬北半球中高纬度暖冷急转及环流特征初析[J]. 气象, 42(10): 1223-1229. Nie Y, Sun L, Wang D Q, et al, 2016. Possible causes for the sudden drop of air temperature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from early- to min-winter[J]. Meteor Mon, 42(10): 1223-1229 (in Chinese).
|
王遵娅, 司东, 段丽娜, 2017. 冷空气过程监测指标[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Wang Z Y, Si D, Duan L N, 2017. Monitoring Indices of Cold Air Processes[M].
Beijing: 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 (in Chinese).
|
韦玮, 王林, 陈权亮, 等, 2014. 我国前冬和后冬气温年际变化的特征与联系[J]. 大气科学, 38(3): 524-536. Wei W, Wang L, Chen Q L, et al, 2014.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early and late winter temperatures in China and their linkage[J]. Chin J Atmos Sci, 38(3): 524-536 (in Chinese).
|
韦玮, 王林, 陈权亮, 等, 2020. 我国前冬和后冬的划分及其气温的年际变异[J]. 大气科学, 44(1): 122-137. Wei W, Wang L, Chen Q L, et al, 2020. Definition of early and late winter and associate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in China[J]. Chin J Atmos Sci, 44(1): 122-137 (in Chinese).
|
章大全, 宋文玲, 2018. 2017/2018年冬季北半球大气环流特征及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J]. 气象, 44(7): 969-976. Zhang D Q, Song W L, 2018. Northern Hemispher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2017/2018 winter and its impact on weather and climate in China[J]. Meteor Mon, 44(7): 969-976 (in Chinese).
|
赵俊虎, 宋文玲, 柯宗建, 2020. 2019/2020年冬季我国暖湿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J]. 气象, 46(7): 982-993. Zhao J H, Song W L, Ke Z J, 2020.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analysis of the warm and wet winter in China in 2019/2020[J]. Meteor Mon, 46(7): 982-993 (in Chinese).
|
郑国光, 2019. 中国气候[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14-115. Zheng G G, 2019. Climate of China[M].
Beijing: 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 114-115 (in Chinese).
|
支蓉, 高辉, 2019. 2018/2019年冬季北半球大气环流特征及对我国冬季气温异常的影响[J]. 气象, 45(7): 1019-1027. Zhi R, Gao H, 2019. Northern Hemispher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winter 2018/2019 and its impact on temperature anomalies in China[J]. Meteor Mon, 45(7): 1019-1027 (in Chinese).
|
支蓉, 郑志海, 2022. 2021/2022年冬季中国气候异常特征及南方降水异常偏多成因分析[J]. 气象, 48(7): 925-935. Zhi R, Zheng Z H, 2022. Characteristics of climate anomalies over China in winter 2021/2022 and causes for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over southern China[J]. Meteor Mon, 48(7): 925-935 (in Chinese).
|
朱乾根, 1990. 我国的东亚冬季风研究[J]. 气象, 16(1): 3-10. Zhu Q G, 1990. A review of studies on East Asia winter monsoon in China[J]. Meteor Mon, 16(1): 3-10 (in Chinese).
|
朱艳峰, 2008. 一个适用于描述中国大陆冬季气温变化的东亚冬季风指数[J]. 气象学报, 66(5): 781-788. Zhu Y F, 2008. An index of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applied to description the Chinese mainland winter temperature changes[J]. Acta Meteor Sin, 66(5): 781-788 (in Chinese).
|
Chang C P, Lun K M, 1982. Short-term planetary-scale interactions over the tropics and midlatitudes during northern winter. Part Ⅰ: contrasts between active and inactive periods[J]. Mon Wea Rev, 110(8): 933-946.
|
Chen Z, Wu R G, Wang Z B, 2019. Impacts of summer North Atlantic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on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variability[J]. J Climate, 32(19): 6513-6532.
|
Dai A G, Fyfe J C, Xie S P, et al, 2015. Decadal modulation of global surface temperature by internal climate variability[J]. Nat Climate Change, 5(6): 555-559.
|
Kalnay E, Kanamitsu M, Kistler R, et al, 1996. The NCEP/NCAR 40-year reanalysis project[J]. Bull Amer Meteor Soc, 77(3): 437-472.
|
Li X, Gao H, Ding T, 2021. Cold surge invading the Beijing 2022 Winter Olympic Competition Zones and the predictability in BCC-AGCM model[J]. Atmos Sci Lett, 22(8): e1039. DOI:10.1002/asl.1039
|
Luo D H, Xiao Y Q, Diao Y N, et al, 2016. Impact of Ural blocking on winter warm Arctic-cold Eurasian anomalies.Part Ⅱ: the link to the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J]. J Climate, 29(11): 3949-3971.
|
Ma S M, Zhu C W, 2020. Opposing trends of winter cold extremes over Eastern Eurasia and North America under recent arctic warming[J]. Adv Atmos Sci, 37(12): 1417-1434.
|
Nie Y, Ren H L, Zhang Y, 2019. The role of extratropical air-sea interaction in the autumn subseasonal variability of the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J]. J Climate, 32(22): 7697-7712.
|
Reynolds R W, Smith T M, Liu C Y, et al, 2007. Daily high-resolution-blended analysis for sea surface temperature[J]. J Climate, 20(22): 5473-5496.
|
Wu B Y, Su J Z, D'Arrigo R, 2015. Patterns of Asian winter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links to Arctic Sea ice[J]. J Climate, 28(17): 6841-6858.
|
Wu Z W, Wang B, Li J P, et al, 2009. An empirical seasonal prediction model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using ENSO and NAO[J]. J Geophys Res Atmos, 114(D18): D18120. DOI:10.1029/2009JD011733
|
Yao Y, Zhou W Q, Gong Z H, et al, 2023. Extreme cold events in North America and Eurasia in November-December 2022:a potential vorticity gradient perspective[J]. Adv Atmos Sci, 40(6): 953-962.
|
Yu Q K, Wu B Y, 2023. Summer arctic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the ensuing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variability[J]. J Geophys Res Atmos, 128(3): e2022JD037104. DOI:10.1029/2022JD037104
|
Zuo J Q, Li W J, Sun C H, et al, 2013. Impact of the North Atlantic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tripole on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J]. Adv Atmos Sci, 30(4): 1173-1186.
|